先说说文章的整体吧!陈独秀不愧是陈独秀,我都能够想象如果此时他还是一个青年,那么他一定是冲在最前面,然后对着政府的人双眼冒着火花,继而口水爆战地斥责,痛骂,最后恨铁不成钢地劝解。敬告青年的文字慷慨激昂,充满力量。那种激情,那种热情是只有青年人才有的。用现在的话说,是“中二”,但此处的中二绝没有带有一丝贬义,恰巧在那种时代下的中国正需要这样“中二”的青年。
敬告青年讲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当今中国青年的现状,第二部分则是从六个方面讲了中国青年的理想状态。
第一部分从横向将“少年老成”的中国和“年老而不衰”的西方做了比较,纵向从青年到国家,到社会,无一不陈述了当时旧青少年状态之于社会的弊端。
在第一部分青年之于社会的重要性的铺垫下,第二部分的对于新青年的要求都离不开社会的诉求和需要。
一自主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而非退隐的
四世界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而非想象的
我很开心,陈独秀先生的敬告青年并不是站在一个长者的,或是高台上俯视着青年而写的。他在说这些话的心思,像山里率先发现了海的一个孩子急不可耐地告诉小伙伴:“去吧!去看看吧!世界上真的有那么美丽的东西!”他想让孩子们跟他一样快乐他也想让山里变得更加美丽!
《文学革命论》
陈独秀很喜欢拿西方作为论证开头,肯定完西方,再否定当时之中国。从春秋《诗经》例证到当时,也就是晚清的一系列中国文学史的重大变革。又从横向作品,贵族文学,山林文学,古典文学证述国民应用文学之丑陋。从而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最后举出一系列名家表达自己的决心。“予愿拖四十大炮为之前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