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新一年的高考作文了。
话不多说,来和心田花开体系老师一起分析今年的高考作文吧!
全国Ⅰ卷作文解析
(适用省份: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山东)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嘛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心田解析
难度指数:☆☆☆☆☆
首选文体:记叙文、议论文
思路解析:全国Ⅰ卷的作文材料开篇就提出了写作的关键词“勤”“劳”,肯定了勤劳对生活和民族的意义,接着结合现实说明了现在生活中存在不愿劳动,不理解劳动的现状,以此来激发考生的思考。考生必须以“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为主题,这个就意味着写作的范围是比较固定的,需要紧扣主题词进行思考。劳动表面指的是打扫清理之类的事情,但实际上,劳是勤的基础,勤是劳的延续和提升,所以作文可以落脚到奋进努力上。劳动可以培养我们奋进努力的品质,并将其延续一生,而个人的劳动最终汇成了民族的奋进。
具体可以思考的写作角度有:1.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需要我们的继承;2.科技无法取代劳动,写出劳动的必要性;3.强调劳动是青年的责任和义务,我们不能推卸;4.劳动是每个人的基本生活原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5.劳动到底是什么,对劳动的认识不能片面、偏颇,要正确认识劳动,尊重一切劳动。然后根据“从我做起”及演讲稿的文体特征要求,写作时要落实到个人具体行动,同时语言上还必须具有号召性。明确了写作范围后,考生可以选择2种典型的写作方式:1.以记叙为主,结合个人生活经历,表达出对劳动的认识,从而得出“热爱劳动”的体会,发出从我做起的号召;2.以议论为主,引用大量的材料,充分说明劳动的意义、价值,可以由个人到民族到国家,层层递进,最后发出号召。最后,考生还必须注意文体要求:演讲稿,规范格式。
演讲稿的格式:
(1)标题。
(2)称呼。
(3)正文。
①开头语。开头语的任务是吸引听众、引出下文。
②主体。主体即中心内容。
③结语。提出希望,给人鼓舞;表示决心,誓言结束;照应题目,完整文意等。
全国Ⅱ卷作文解析
(适用省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海南)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919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国有我”。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 1919年5月4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 1949年10月1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 1979年9月15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 2019年4月30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 2049年9月30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心田解析
难度指数:☆☆☆☆
首选文体:应用文、议论文
作文分析:中国元素继续活跃在2019年的高考考场上,同样体现了古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行文准则,时代感强,社会意义丰富,关注现实国情与社会发展。题目给出了1919、1949、1979、2019与2049五个时间点,考生不仅需要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一定了解,同时也考查了考生的前瞻性。而针对这一篇文章,考生能够选择的形式也非常多,演讲稿、信件、观后感均可选择,不一样的是,考生需要进行人设代入,这在高考考场上算得上是一次大胆的创新,相当于考生需要以一个虚拟身份写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
1919年,考生需要在学生集会上进行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演讲,号召自己的同学团结一心追求民主自由;
1949年,作为目睹新中国成立全过程的人,此时正与家人分离,但是迫不及待要把这样的盛况传递出去,信里可以有对过去苦难的回忆,但更多的是对新时代的向往和投身新中国建设浪潮的决心;
1979年,高考正恢复没有多久,作为一个入学的新生,在这一封给同学的信里,应更多的体现出对重获知识的欣喜以及对汇入改革开放时代洪流的迫切心情;
2019年,作为一名看完“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学生,观后感里不仅有对观看内容的概括,更应有对前辈精神的传承、对“强国有我”的理念阐述及其现实意义的揭示;
2049年,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后,“百年中国功勋人物”指的就是我们现在这一代中的佼佼者,这需要考生联系时事,表达出自己对他们的尊重敬仰,但更多的是说出作为已经实现了“复兴梦”的中华民族的新青年,“我们”自己应该如何继续奋斗。
全国Ⅲ卷作文解析
(适用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心田解析
难度指数:☆☆
首选文体:记叙文、散文
作文分析:这一次作文的出题形式相对近几年的全国三卷来说比较新颖,同时也是一篇很好写的文章,难度系数不大。最后一节课,同学们争分夺秒想要多看看书,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把最后的心思都花在学习上,而这时候,作为教书育人陪伴同学们成长的老师,最后一节课不仅表示了对学生的期待,更流露出了对学生浓厚的眷恋——只想多看看自己的学生们。
文章要围绕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自拟题目,其中最重要的几个字是“最后一堂课”,时间、空间均有限制,可以从学生、老师等角度出发,选择记叙文的写作,类似常写的《记一件难忘的事》。当然,考生也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由最后一节课中的某一些细节,追溯到高中三年过去的点点滴滴,以此来写师生情、同窗情等。
江苏卷作文解析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心田解析
难度指数:☆☆☆
可选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散文
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延续历年的说理范风格。语言简洁,层次鲜明。材料由两层内涵组成:第一个层次强调个性,第二个层次强调共存。材料本身给出了三个立意的角度:物、事、人,这些可以是我们写作的主体,也可以当作写作的某一部分的素材。
水至淡,所以才能体现出“盐”的味道,水、盐本不同,但放在一起却会有不同的滋味,由此我们可以提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物有不同、人有不同、事有不同,可正是由于这样的不同,才造就了这个五彩的社会,由“个性”转化为“共性”。可是只写出“共性”还不够,材料中指出“五味调和,共存相生”,这就类似道家“阴阳相济”的二元思想,所有生物都可以有其特性,但这样的特性却不应太弱或太霸道,能够达到互相调和的状态才是最优选择,对此我们可以记叙、论述作为一代新青年我们应该如何保持自己的个性,同时又让自己可以更加圆润相容的姿态在共性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与此同时,还可以联系时代背景,由个人上升到国家社会层面,结合时事热点,倡导互利共存、和谐共赢的国际关系。
浙江卷作文解析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
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心田解析
难度系数:☆☆☆
首选文体:议论文
这是一则非常典型的材料作文。要求考生用最短的时间读懂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背景,深入分析,从而精准立意。
首先分析材料。很明显这是两种针对作家如何对待读者的问题呈现出两个对立的观点。一个是说“作家要把读者放在心里”,另一个是说“作家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两者都很有道理。考生可以任选其一进行写作,从为读者发声的角度或者作家独立创作的角度来写。但是两者其实并不矛盾,在某些方面还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所以完全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既融合自己独立创作,又达到为读者发声的目的,也是非常具有可写性的。
紧接着联系生活,深度挖掘。考题在创作角度上进行了限制,要求考生站在“作家”的角度,以“生活”为作品,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紧贴自己的生活来进行创作,并且将材料内容进行升华,“作品”不再是文字作品,而是生活,那么“读者”也不再是普通读者,而是“别人”。我们的立意就将拔高到“为自己而活”还是“为别人而活”这两个角度。考生可以从这两个角度,除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还可以结合现在的社会现象,从个人渴望得到他人关注的角度等方面进行写作。

文章由心田花开体系老师独家解析发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