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前,有一座小庙叫做遗寺,寺里有一位叫做澈丹的和尚。澈丹这个法号取“清清澈澈,圆润如丹”之意,是他那不靠谱的师父空舟取的。
澈丹扯淡,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名字。空舟空诌,一听就不是什么正经师父。
“师傅,你法名为什么叫空舟?”
“大方丈说我度不了人,也难自度,所以赐名空舟,由我自横。”
“那我还跟着你干吗……”
“你执念太重,跟着谁也到不了彼岸,不如索性和我负负得正。”
澈丹的执念大抵就是小北。小北是大方丈的外甥女,是他到不了的彼岸。
“师父,我心里乱。”
“去墙根蹭蹭去,没看我这儿入定呢吗?别烦我。”
“师父,你干吗要入定?”
“我心里乱。”
你看,师徒俩谁都度不了谁。
世人有很多关于爱的道理,可澈丹有小北。澈丹有事儿没事儿都会给小北写情书。
“小北,今天天气晴好,但过一会儿可能会下雨,我现在在想你,但过一会儿可能会更想。我师父说,世上其实并没有比天气更难测的东西。我觉得他说得对,他总是说得对,小北,不管下不下雨,过一会儿我都会更想你。”
“小北,天气晴朗,你比天气还晴朗,你走过来,简直一叶障目,简直遮天蔽日,简直是我目力所及的一切风景。”
“师父,又下雨了,哗啦啦响成一片,反而好静啊,心里也静。”
“嗯,这种天气,尘世镇定,容易让人忘记世间疾苦,但也容易自寻烦恼。”
“是啊,比如我就会特别想小北……”
在澈丹眼里,晴天是小北,雨天是小北,落叶是小北,飘雪是小北。重要的不是四时,而是小北。
有时候,澈丹也会跟小北侃天侃地。从大方丈到隔壁大寺,从肉包子到辩经大会。但更多的时候,只剩下小北两个字。
“小北。”
“哎。”
“小北。”
“哎!”
“小北。”
“干吗?”
“我这样喊你几次,就觉得要哭出来了。”
澈丹未说出口的,是“我想你”。“没有特别的花样,可说出来就显得悲壮。”
时光飞逝,澈丹的“内心逐渐痴肥,人格逐渐呆板,面目倒是一如既往地可憎。”他已经很久没给小北写情书了,日子倒也就这么过下来了。但想念的次数却没有减少。
2
这个没头没尾的故事叫做《扯经》,我读了三遍。《扯经》不只小北,但小北贯穿《扯经》。
《扯经》是李诞很早之前就开始写的故事,断断续续写了四五年,网上笑说是“某未被少林吞并的小寺的爆笑师徒对话”。后来,被收录进了李诞的《笑场》之中。
“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我诉一诉衷肠。”
《笑场》最大的特色就是“神转折”和“丧”,让人发笑,但是笑过之后,又让人想哭。
除却开头的两篇《扯经》,《笑场》的中间部分是一些小短文,有黑色幽默,有细思恐极。
身边的人都在配合你的演出,陌生人却成为了你的知音,警察才是最关心你安全的人。飞机上的小偷偷了一位乘客的行李箱,行李箱里装了炸弹。你担心的主角成为了绑架犯,你警惕的坏人成为了受害者......
多么荒诞的故事,但你总是被吸引。还有许多故事,我没读懂,就算读明白了,也活不明白,也就随它去了,不再强求。
《笑场》的最后部分是诗歌,算是印证了李诞是个诗人的说法。
他在书里写道:“诗人在深夜会觉得自己特别像个诗人。他不知道,其实所有人都是这个德行。”
不知道在李诞眼中,他自己是什么样的诗人。我不懂他的诗没关系,记住一句“人间不值得”就够了。哦对了,还有《吐槽大会》,心情低落的时候看两期,看完之后就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也还是不错的,什么黑暗、黑夜、黑色的眼睛都在九霄之外了。
3
很久很久以后,遗寺里的僧人都外出四散谋生去了。澈丹也跟着师父来到了平行世界,干起了宇宙超度的活计。在这个世界,他们的飞船,叫奈何船;他们的顾客,称他们为度魂僧。
他们频繁接触死亡,并保持轻松。
而澈丹,依然想念小北。
人间不值得,但你值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