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大山里有一个小山村,村子不大,只有30多户人家,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山村却有一个书声朗朗的学堂,学堂是由一个30多岁的女人办的,她就是这里的校长兼老师,村子里的人都很敬仰她,称她为先生。
这个先生是两年前来到这里的,那天她一个人背着蓝布的包裹,拄着一根木棍,静静地站在村头,没人知道她是从哪里来,也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只知道她姓于。从那以后她就在这个小山村住下了,村里人都很朴素,你一砖我一瓦的把村东头的一个小房子加固后,她就住在哪里,平时也是靠着大家给的粮食度日,当然,好心总是有回报的,她不想白受大家的恩惠,于是挨家挨户的劝说让自己家里10岁以下的孩子到她的小房子里去,由她来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起初村民们是不大愿意的,农村的孩子早当家,几岁的时候就可以帮家里干点活了,如果每天去读书,家里怎么说也是少了一个劳力呀。但是看着她苦口婆心的样子,实在不忍,于是就让孩子们去试试,山里的孩子都很顽劣,相信用不了几天,她就会放弃的。
谁能想到,这一试真的出现了效果,几天之后村民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变得不一样了,如果说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了,那就是变得和那个女先生更像了,这似乎不是一个坏事。大不了自己多干点活,只要能让孩子有出息,多累都值得了。
就这样,先生一呆就是两年,每天天不亮村里的孩子就会欢笑着走进她的小房子,听她讲授知识,听听山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两年过去了,山村还是那个山村,但似乎村中的人有了更多的欢笑声,突然有一天当孩子们走进小房子却发现他们的先生又背上了那个蓝色的包裹,他们以为先生要走了,都跑到她的身前哭喊着,她确实要离开了,但她并不是要自己走,而是要带着孩子们一起离开,带着他们去山外面的世界。
她是一个知青,文化大革命时期和他的男朋友都参加了上山下乡,但去的不是一个地方,文革结束后回到县城,却听闻她的男朋友再一次泥石流中消失了,她的心也死了,于是她就来到男朋友生活过得那个地方,想要找寻他的足记,这一呆就是两年,现在看着这帮可爱的的孩子们,她想通了,她生活的意义就是眼前的这帮孩子,她要把他们带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一天村里的人终于知道了这位女先生的来历,村民们都哭了,几年前的那个男知青正是为了保护村里的两个孩子才被泥石流冲走的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