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因为购入了心爱的理想汽车,逐渐了解了智能电动车行业,并大胆断言智能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根本就不是在一个维度竞争,智能电动车会对传统燃油车实现降维打击。三年来中国智能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印证了我的观点,全球产销量第一,车企布局海外,三电系统自研,配件产业链齐全且产能全球领先,已经涌现了比亚迪、理想、吉利、长城、蔚来等一批有竞争力的车企。
近期在这个火爆的领域里的一场新车发布会更是让我都感觉惊艳。当一台大型越野车从舞台中横着出来,并在舞台中间原地转圈圈时,简直让人惊掉下巴。四个电机分别驱动四个车轮,通过系统在毫秒级调节每个车轮的转速,使其可以涉水并在水中转弯、120km/h爆胎还能平稳行驶直至停车、在冰雪路面超平稳行驶,甚至不需要刹车系统只凭电机反转就实现百公里时速40米内刹停...
如果说三年前我的观点是因为智能电动车在用车体验上的跨代完胜,这场发布会告诉我们的是,智能电动车从车辆构造到运行机理上完全与传统燃油车不是一个层面,实现了跨代升级,这是科技创新的力量。我无意为比亚迪仰望代言,但确实这辆车的发布标志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即国内车企在汽车产业的升级上占据了制高点,当然未来还会更高。
今天真正想说的是,为什么我们的汽车产业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种趋势是否有其必然性。
回首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历程,从三十多年前国际大型车企与国内企业合资建厂,占领国内汽车市场,标志是桑塔纳、广本、奥迪;到国内车企仿制,标志是夏利、比亚迪F3、奇瑞QQ、吉利熊猫等;再到第一批电动车企出现,比亚迪、江淮、北汽;再到长城研发出了自己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哈弗H6开始占领suv销量榜首,吉利迎娶沃尔沃,消化其技术建立领克品牌;再到2015年以后互联网领先企业介入汽车行业,蔚来、小鹏、理想等车企成立;2018年特斯拉上海建厂,为国内打造了完整的电动智能车产业链;再到2022年爆发式增长,比亚迪智能电动车销量超越特斯拉。目前在国内买车如果买智能电动车,国人大概率考虑的是国产品牌。
我把当下汽车行业的成功总结为如下几个因素:
其一,通过三十年的发展,国内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汽车工业及其配套产业链。
其二,国家的产业引导起到了关键作用,持续多年的补贴帮助车企度过了产业发展初期的艰难时期。
其三,互联网行业精英的加入,用互联网极致客户体验的逻辑推动车辆品质有跨越式提升。
其四,持续的科技研发投入,与国内科研能力的提升,推动车企占领了智能电动车行业技术的制高点。
其五,庞大的市场,年两千万辆汽车销量支撑了国内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六,国内强大生产制造能力与大量订单结合会逐渐拉低配件成本,助推国内车企在全球竞争中获得领先的成本优势。
这六大因素汇集到一起,我想是国内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取得领先优势的关键所在。除了补贴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适时退出以外,其他五个层面业已建立的优势,我想在未来还会持续得到强化,这也是国内汽车产业未来持续领先的重要保障。
如果仔细观察,很多产业都拥有这几个方面的优势,势能的逐渐积累会帮助各个产业实现产业升级,占领相关领域的制高点。
未来的产业升级我认为会通过三种路径完成。
一是以科技创新突破全新领域 ,如智能电动车、光电风电、新材料等领域。
二是以数字化方法迭代升级传统领域,如华为构建的20大军团,在帮助相关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三是回归本源、回归常识,深耕传统行业,不断按照客户需求迭代优化自身经营管理。
2023年开年,我将自己的思考记录如下,希望三年后回首再看,能看到更多的产业升级的惊喜。
一点感悟分享给您!周末愉快!
李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