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床凉满梧桐月

作者: 铅笔芒种 | 来源:发表于2022-09-04 09:51 被阅读0次

    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秋天的夜晚,女主人公一个人孤独无眠,因为长久地失眠,所以敏锐地感受到了夜里秋气的凄清幽冷。有过失眠经历的人都知道,失眠对人的折磨,很疲惫很想睡,可是怎样也睡不着,只是翻来覆去地在床上折腾。

    女主人公大概更忍受不了灭掉烛火后的黑暗和冷寂,她点着灯烛躺着。一直点着灯,可见她一直找不到睡意。灯芯一会儿就长了,她频繁地坐起来剪掉烛花。这是她夜晚能做的唯一的事,是她对失眠的抵挡与出离。但反复折腾也加重了她的失眠。快到三更天了,她还在失眠中。

    后面两句诗由叙事转入写景。失眠人看到的秋夜之景。女主人公躺在床上,她的视线里也不过眼前之景,再拉远点,还可能是一个窗子里能包括进来的景致。

    此刻,女主人公看到的先是她睡着的这张床,被褥上满是月光照过来的梧桐枝叶的影子,斑斑驳驳,明暗交错。满床月色和叶影,在无事人的眼里,可以是宁静的美,但是在失眠的女主人公心里,却是无边的寒凉之感。凉的不是婆娑的叶影,是她自己的心。心里的寒凉孤寂,正是她失眠的缘由。

    朱淑真生活的物质品质在当时还不错,但是她嫁了个小吏,夫妻没有共同语言,婚姻很不如意。在古代,家庭就是她这样的女子能活动的基本天地了。婚姻不如意,连逃避的空间都没有。失眠,是内心困苦忧伤的表征。

    女主人公看着斑驳的梧桐影洒满床,也洒满自己。不自觉地望向窗外,高大的梧桐树枝叶纷披,在枝叶的缝隙处,一轮明月,皎洁清冷,洒落着无限的忧愁。

    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也是爱情的象征。传说梧桐是雌雄异株,梧为雄树,桐为雌树,两相偕老,同生共死。

    望月怀远,见月起相思,也是宋之前早已有的民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朱淑真有很好的文学素养,梧桐婆娑的枝叶,月亮澄澈的清冷,在失眠的她心里更能唤起层层叠叠的波澜。这时候,倘若有所思,其实是幸福的。最艰难的是满怀情愫,在这个世界却无所寄付。偏偏还有明月透过梧桐树在不停地提醒你。

    最是无情天上月,不知无眠最当怜。

    后面的两句写景诗,其中的梧桐与月,回环往复,既营造出清空幽寂的意境,又映带出女主人公缠绕无尽的情思,余音袅袅。

    一种无眠,万种愁。朱淑真的无眠,谓不得其人。当代的社会人,说起无眠之痛,更是数不胜数。越现代,越无眠,应该不是人类文明的初衷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铺床凉满梧桐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ap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