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的组成》辽宁

(1)导入:利用乐高纸巾盒的拆分和组合,让学生体验“分”“合”法探究物质的组成的思想。

寻找证据,设计实验


(2)回顾化学史,追根溯源,给学生讲历史故事,比如卡文迪许和普利斯特里的魔术表演。




(3)探究水的组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4)再探水的组成




(5)深探水的组成



2.《水的组成》湖南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观看视频:兴登堡号事故真实影像,了解氢气爆炸原因。

(3)用自制教具演示不纯的氢气爆炸的现象

(4)老师演示氢气燃烧的实验

(5)学生合作完成水的电解

(6)研究物质组成的方法

3.《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海南
(1)分析上学期考试卷的知识点分析


(2)情境导入:《天工开物》中“以木炭少许引燃”实际上涉及了我们学过的哪个化学反应?


碳与氧气反应,氧气提供了氧元素,除了氧气,还有没有其他物质可以提供氧元素呢?

(3)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物有一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碳?



(4)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微型实验


(5)为什么课本上反应生成物只有二氧化碳呢?




(6)情境导入: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7)实践作业:让学生走进海南省博物馆,走一下我们的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4.《在实验探究中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内蒙古
(1)情境导入1: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5.《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辽宁
(1)导入新课:以“汽水”引课,汽水中冒出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学生分组实验,从“汽水”中收集一瓶二氧化碳

(3)将变瘪的瓶子中通入水,发现水能进入三分之一,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进行对比实验:向装有水和二氧化碳溶于水的瓶子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5)板书设计:将物理性质、用途、化学性质分开书写。

6.《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重庆
(1)课堂思路构架:提出问题-链接实验-回归历史-

(2)课堂导入:实验塔之旅:向瓶子中倒入干冰。




(3)创新实验:用T型管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4)科学家故事





(5)学生任务







(6)磁力片的作用

(7)碳中和


7.《燃烧和灭火》天津
(1)课堂导入:播放视频(烟花)

(2)学生自主学习

(3)实验探究

(4)天然气燃烧,怎么办?阀门完好先关阀,阀门损坏先灭火。

(5)合作探究:实验创新,应用了数据采集器、氧气传感器。

8.《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吉林


(1)情境导入:石器时代的人工取火




(2)石油分馏有哪些优点?从物质的角度、从能量的角度分析。

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把碳烧成一氧化碳还是二氧化碳更好?

(3)氢气的优缺点:
从来源的角度:燃料来源广。
从能量的角度:完全燃烧放出热量。
从物质的角度: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
从经济的角度:制取成本高,储存氢气困难。

(4)归纳总结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未来掌握在你们手中——新能源开发


9.《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四川
(1)教师演示碳、石油、天然气燃烧


(2)学生讲解思维导图:煤、石油、天然气的自我介绍


(3)拓展思维:燃料的合理利用


碳达峰、碳中和

如何增大煤气的排气口,使空气进入量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