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的开头以一个老汉耕田的画面开始,也以老汉耕田的画面结束,这感觉像是过了一个世纪,又像是老汉的一场关于现实的梦境。
这本书读起来让人觉得压抑和绝望,甚至看不到希望,但读完你会发现富贵身上那份活下去的意志力就是这本书的希望所在。
这本书写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一个家庭,我们会沉迷与电视剧或小说里的大起大落,而富贵的一生似乎只有大落,他的一生过于真实,有时候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
富贵本是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只知享受,吃喝嫖赌,本是不知忍受苦难、忍受贫穷的滋味,后来因为赌博散尽家财。
从开始的见到老丈人那种得意到落魄惭愧无脸见老丈人的失意,从一个赌场阔少到祈求五亩地贫困农民,从开始的堕落到承担一个家庭的重量。
父亲在家道中落时意外摔死,母亲重病身亡,天就像在那一刻会塌一样,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活下去的意志力都是那么的强烈。
家珍得软骨病死去让我看到那个社会人们的无知,凤霞的失聪和产后大出血让我看生活的不幸,二喜被水泥板挤压而死让我看到承担家庭的不易,苦根被撑死让我看到家庭贫穷的那种无奈。
给大多读者印象最深的一个死亡,可能是有庆,一个把鞋拿在手上春来暑往的奔跑在那条上学路上的孩子,一个执着善良喂羊的孩子,他总是奔跑在最前面,贫穷没有磨灭他对生活积极的态度,也许等到有庆长大这个家就会好起来,可是有庆还没来得及长大,也没等到羊变成牛的愿望实现。
县长的老婆生孩子失血过多,有庆被抽干了血,那一群争先恐后排着队的孩子有多善良天真,那些人就有多冷漠,人心最怕的就是冷漠,能杀死一个人的也就是那份冷漠,能夺走一个家庭希望的也是那份冷漠。
“千钧一发”,意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而它没有断,我觉得富贵就是那根“头发”。
可能对富贵来说,活着是一种体验,体验生老病死,体验亲人逝去,体验生活苦楚。活着也是一种忍受,忍受生命所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本书的最后老汉在夕阳下唱着歌谣,我想那段黑暗岁月,对老汉来说是深刻的,如今对作者细细讲来,是一种回忆,也是一种释怀。死去的人已然死去,活着的人要永远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