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最接近核战争的惊魂一刻,不是1962年,而是1983年

人类最接近核战争的惊魂一刻,不是1962年,而是1983年

作者: 诗书雅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5-27 08:56 被阅读0次

一谈到核威胁和核战争,人们最容易想起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15日,美国的军事专家从两架飞越古巴西部上空的U2飞机拍摄的照片上,辨认出一座中远程弹道导弹基地,在调查清楚相关数据和建立者是苏联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于10月22日晚向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宣布了2件事:一是封锁古巴;二是要求苏联迅速撤除导弹基地。

10月23日,苏联回应:拒绝美国威胁,继续“援助”古巴。

10月24日,美国出动8艘航母,90艘军舰,68个空军中队,将古巴团团围住。同时,美国导弹部队紧张地等待着指令。

10月26日,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信,劝美国不要入侵古巴,若美国不侵入古巴,还撤除对古巴的封锁,那么情况就会马上变好。肯尼迪还没有回复呢,10月27日,苏联方面又给肯尼迪写了一封信,同意苏联撤出古巴的武器装置,但前提是,美国也要从士耳其撤出同样的装置。肯尼迪拒绝这种交换。

事情进入胶着状态,双方的赌气让战争阴云越来越逼近。美国军方评估了战争发生对美国的危害,讨论了由空中入侵古巴的时间表。然而,肯尼迪对发动战争还是有些犹豫,他试着给赫鲁晓夫回了一封信,要求苏联“先停止在古巴导弹基地上的施工......”

赫鲁晓夫立即读懂了肯尼迪的心思,10月28日,赫鲁晓夫妥协了,回信称:

“苏联已停止在古巴基地的施工,并将下达新命令拆除进攻性武器运回苏联。”

至此,古巴导道危机结束!

然而,全世界人民都因此经历了一场“心灵风暴”。从10月22日晚间开始,几十亿人手里都捏着一把汗,生怕美苏两国不够冷静,悍然发起热核战争,陷整个人类于灾难之中。那可不是一般的灾难,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旦核战争爆发,人类将退回到石器时代。

所以,我们还是要感谢肯尼迪的犹豫和赫鲁晓夫的妥协,尽管这场“战争”是他们发起的。

不过,1962年的这场惊险的“心理核战”,并不算“最危险”,也不算离我们“最近”,真正最危险,离我们最近的“心理核战”,是1983年那次,地点在苏联。

1983年9月26日,一个隐藏在莫斯科郊外的前苏联核导弹监测基地里,44岁的国土防空军中校彼得罗夫正在执勤。他像往常那样平静的盯着雷达监测器,这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日子,大家吃过晚饭,喝着香甜的咖啡。突然间,雷达的监测器警报系统发出刺耳的警报,这个警报的意义,大家再熟悉不过了:美国洲际核导弹正在来袭!

按当时苏联军方的程序,如若所监测的警报属实,彼得罗夫需要立刻向上级汇报,而且汇报的结果有且只有一个:苏联将发射核弹回击美国!

在美苏冷战期间,两国都有进行核战争的准备,但当这一刻真实来临的时候,在场的每一个人还是无比的震惊,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美国人竟然向我们发射了核导弹。

留给彼得罗夫和他同事们做决定的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在这半小时里,他需要做出决断,这个警报是否属实?是否要向上级汇报?如果警报错误,那整个人类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大家很快镇定了下来,所有的工作人员再一次进行了系统的检查,他们确认攻击属实。但让彼得罗夫感觉困惑的是,他们的地面雷达一直没有反应。换句话说,这个警报将有一半的概率是真的,另一半则是因为系统故障而触发,是一个假消息。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如果一旦报告给莫斯科, 那么苏联军方势必采取全面进攻的方式对美国进行核打击,屋子里的空气在那一刹那间好像僵住了一样。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彼得罗夫知道他到了要做决定的时候了,更让他心急的是,预警系统显示在空中飞行的导弹有五个,如果再不采取行动,苏联军方可能连回击的可能性都没有了。彼得罗夫反复地与同事们确认一些事情:

“雷达上能否确认目标?”“目前并不能”

“能否确定没有目标朝我方过来?”“也不能”。

就在这时,旁边有人告诉他,我们的系统不会说谎,你要相信我们的系统。

彼得罗夫再一次陷入沉默,时间在那一刻,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样漫长。终于,他缓缓地拿起了话筒,无比坚定地说:“据我断定,此次警报为错误警报,不用向上级报告,各部门继续监测,有情况及时向我汇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相信自己的直觉,这是一个假警报。

倒计时结束了,核导弹没有发射,彼得罗夫的判断是正确的,美国没有向苏联袭击,今夜所有的苏联人民是安全的,他们像往常一样, 从事着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但没有人会知道在莫斯科郊外的监视中心里,已经进行了一场无比激烈的战斗,彼得罗夫和他的同事们为全人类打赢了这场战斗,他们此刻无比的欢欣鼓舞。彼得罗夫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看着监视器的画面恢复平常,由衷地露出了笑容。

经事后查证,当晚,苏联卫星所接到的信号是从云层中反射的阳光所导致,当晚并没有美国的洲际导弹飞向苏联的领土。

退休后的彼得罗夫曾坦言:“我觉得我们的系统出现了那样的失误,这个失误是整个苏联的耻辱,人类因为我们的失误而那么接近毁灭。"彼得罗夫在那一晚做出了人类历史上可能是最重大的一次决定,可以说,是因为彼得罗夫中校的镇静,而使全人类得以获救。

我们常讲:止戈为武。战争可以被一些好战分子很轻易地发动,他们不会考虑战争的后果和人类的未来,但彼得罗夫中校不是这种人,他凭借他冷静的头脑,成功的挽救了人类。

相关文章

  • 人类最接近核战争的惊魂一刻,不是1962年,而是1983年

    一谈到核威胁和核战争,人们最容易想起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1962年10月15日,美国的军事专家从两架飞越古...

  • 杀戮都市

    未来世界的危机,不是来自于星空外的异族,也不是缘由人类的核战争,而是源自都市之下酝酿的欲望。 冰冷生硬...

  • 熊逸周易秘诀

    熊一定理:人类,尤其是女人,需要的往往并不是正确答案,而是最接近、但不完全等于心理预设值的答案。 熊二定理:人类,...

  • 单亲妈妈巧答“我从哪里来?”引发的问题

    儿童知识和情感生活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我们必须了解它,才能教育和培养儿童,而是因为童年是人类最接近“自然状态”的...

  • 《周易江湖》【熊逸著】读书简记

    一、熊半仙四大定理: 1、人类,尤其是女人,需要的往往不是正确答案,而是最接近、但不完全等于他(她)的心理预设值的...

  • 如果不是他,人类已经毁灭于核战争

    1962年10月27日,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世界异常接近一场可能毁灭整个现代文明的热核战争。 在危机发生前13天,也...

  • 残阳(第一部)

    第一章1。协助调查1。6>惊魂一刻3。对方听到付刚的话,并没有害怕反而是加重了语气说道:“你是不是觉得没人能管你们...

  • 《庆余年》:人类文明的感想

    最近重看《庆余年》,发现它不是穿越剧,我上次看的时候,也没太认真。这次重看发现,它是讲经过核战争,人类灭亡了经过上...

  • 人类会不会爆发核战争

    核武器的力量我们是知道呢,在世界上只有在二战的时候美国对日本进行过原子弹的打击,这让我们了解到了核武器的威力,以至...

  • 量变与质变

    量变与质变 人类的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武器是石头,核武器能够毁灭人类,这是目前人类的共识。 核战争毁灭人类的最重要的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最接近核战争的惊魂一刻,不是1962年,而是1983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dr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