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心理好书推荐
《原来这是心理学》教你一些提升幸福指数的小套路

《原来这是心理学》教你一些提升幸福指数的小套路

作者: 燕妮子儿 | 来源:发表于2017-05-18 20:58 被阅读76次
养一盆绿植

这是本值得买来收藏的书。生活中遇到烦恼抑郁不开森时,翻翻它,也许会从中找到自己期待的答案。

它教给我们一些小套路、小技巧,以此应对生活的种种不堪或需求。这些套路和技巧是基于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是经过实践证明的,有着统计数据上的科学依据,因而是可信可靠,值得尝试的。试着运用这些方案,也许会成为你的优质解决方案之一种,它完全有可能提升你的幸福指数和人生的掌控感。

想要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幸福,那就不妨来学上一把,然后小试牛刀喽~~~

1、要克服负面情绪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首先当你下一次非常失望地对自己说“我无法胜任”时,请你务必加上两个字,然后告诉自己:“我暂时无法胜任”。虽然只是很小的改动,却能产生巨大的效果。

其次,当你无法理解这个世界时,当你对某事或者某人感到愤怒时,当你对某些特定的事物看不明白时,请你问问自己:“这件事要告诉我什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在哪里我能得到进一步了解的契机呢?”这些问题就会让你重新换位思考,使你的思维从这些句子里获得些灵感。

如果你还需要最后一个理由来摆脱这些鸡毛蒜皮的事,那你应该听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是怎么说的,他在公元50年就已经知道:“实际上,困扰我们的并不是发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对这些事情的看法。”

2、“基本归因错误”每天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误解、不公正、愤怒和争吵。所以请你注意一下,有时你是否也会过于轻率地把责任推到某一个人身上,虽然有可能外部的因素才是真正原因。当我们学习去探究自己归因的倾向时(“或许真的是某些外部的因素影响了这种行为?”),就可以避免很多的不公正和争执。

3、“促发”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他可以将我们自己或者其他人带入一种基本状态。如果你想要改善和一个有些讨厌的同事之间的关系,那么就在上班前记几个词,比如“舒适、轻松、有趣和有礼貌”,不断复制记忆,自然会为自己营造出这些词汇的感觉。如果想让同事对你产生好感,那么只需要向他潜移默化的灌输这些词,比如使用这些词组织一封信,然后请同事帮忙改正错误。

如果你和你的老板有个重要的谈话,那么你可以不经意的谈起另一个人,在这期间你要尽可能的多尽可能多地使用褒义的词汇来“促发”你的老板。那么他之后肯定会对你有一个正面的好印象。

4、请你也多想想社会比较的其他两种形式。就像“向上”比较优势会使我们感到不幸福,我们也可以利用有目的的“向下”比较来让自己的情绪很快变好。还不止这些,向下比较往往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和上天对你的馈赠——这样我们才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在你的周围找不到可供向下比较的对象,那么你只需要时不时看看电视里的那些新闻就可以了。

5、一个通向内心的通道对于健康心理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重视自己和自己的感受,同样也尊重别人的心理状态。

6、“面部表情反馈理论”:我们的情绪感受依赖于我们的表情。因而我们可以通过表情来影响和控制自己的感受——我们不仅是因为高兴才会笑,我们还可以通过笑来让自己高兴起来。

为了达到这个效果甚至不需要谁来讲一个笑话,因为我们的面部表情是直接和感觉中心连在一起的。我们只需要机械性的抬起嘴角,这足以使我们的情绪变好,大脑也会产生快乐的感觉。

7、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可以用在别人身上,如果你想要某人展示出某种特定的品质,那你只需要现在赞扬他的这种品质,然后真的就能变成现实。

8、光环效应,提醒我们可以运用自己的特长来给别人深刻的印象,从而获得别人的好感,从而在社交中成为一个更讨人喜欢的人。

9、如果我们能经常告诉自己,倾听本身是无害的,甚至还非常有帮助,那么事情就会是另外的样子。我们或许就会可以更好地了解谈话对象的情况,离他更近,和他建立一种关系。

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然后尽量尝试换位思考。理解一个立场并不会给你带来什么伤害,因为它并不意味着你必须接受。倾听和同意,理解和支持之间是有区别的。

10、微小的改变(比如养一盆绿植)虽然不能改变世界,但却关乎你的幸福感。每天晚上你能够高兴地躺在床上,因为你又拿回了对生活的一部分控制权。而这,也关乎你能活得更长的那几年~~~谁感觉自己控制了生活,那么他(她)就会感到满意和健康。

11、宗教信仰让人更长寿,这也和自我控制有关。如果给你的目标赋予一个高尚的、闪耀着光芒的价值——比如博爱、环境保护、动物保护、健康或者为创造更美好的社会做贡献。你的身体将会用更强烈的自我控制所产生的幸福感回报你,当然还有更长的寿命。

12、曝光效应导致经常见面的人更容易相恋。临近效应导致我们周围的人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朋友。所以不要太寄希望于一见钟情,如果想让某人喜欢你,就需要经常出现在他面前,经常在他的周围活动。如果你想“推销”一个真相,那么就要像旋转转经筒那样不停地重复它。注意不要让别人也用这些简单的计策来操纵你。

11、相似原则:我们更喜欢那些和自己更相似的人。差别越大,我们的厌恶感就越强。但“互有好感”理论的影响力更加强大:如果我们认为某个人喜欢我们,那么我们也就对他越有好感。

不要轻率地处理“别人不喜欢我”这个信息,不应该相信谣言或者有多重可能解释的事情。你最好能给别人第二次机会,让他有机会传达好感。如果你自己想要创造良好的氛围,那么你需要反过来向别人传递出友好的信号。而最有效的方式则是通过传声筒,你只需要向一个你们共同的熟人提起:“我觉得某某人很不错。”

13、矛盾有它的积极意义,如果处理的好,它可以促进发展,促成更为和谐的关系。

面对矛盾时探究其背后隐含的深层原因,就可以找到一个双赢的解决方法。你还应该忘掉你的愿望,尤其是那些没有实现的。其实重要的不是具体的愿望,而是后面隐藏的需求,同一个愿望可能会来源于不同的需求,而我们其实可以用很多其他的方式来满足这个需求。

14、“过度辩护效应”:如果我们因为自愿而且很乐意做的事而得到奖励,那么我们的大脑就会重新评估这件事。。它会告诉自己:“如果我因为奖励而做这件事,那么我会觉得它没有以前那么棒了。”所以当涉及外部奖励时,不论是得到还是给予,你都应该谨慎些。但请记得出于自身动力而做某事的快乐,仍是你可以给自己或者其他人带来些许存在的最大收获。

15、放弃立即满足当下愿望的能力被称为“延迟满足”或者“冲动控制”。我们越能控制自己的冲动,延迟奖励,那么我们以后在工作和社会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冲动控制是可以训练的。

16、不规律地加强刺激,可以使你希望的行为方式保持很长的时间。不规律的惩罚则会造成那些你不喜欢的行为更加频繁地出现——间歇性惩罚的效果就像最有效的奖励。所以请你谨慎地奖励而坚定地惩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这是心理学》教你一些提升幸福指数的小套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he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