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490851/6c5ee7e952b84f94.jpg)
我读的第一部东野圭吾的作品是《解忧杂货铺》,属于温情的治愈系,虽有些许悬疑的成分,但算不得东野圭吾悬疑推理风格的代表作。
后来,读《白夜行》《嫌疑犯x的献身》《谁杀了她》《放学后》等等,每一部作品都扣人心弦,悬念迭起,严密的推理情节中暗含着对道德伦理的拷问、对人性和情感的反思。
东野圭吾的作品让我着迷,不仅因为其精巧玄妙且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更是由于故事背后引人深思的社会伦理问题。关于“两难”的冲突矛盾,往往是最能触动内心的部分。其中,《彷徨之刃》被认为是东野圭吾最冷峻、最深刻、最犀利的作品之一。
在《彷徨之刃》中,东野圭吾从一桩残酷的少女绑架性侵抛尸案开始,引出了人性与法律的对峙,对公平正义的深层次内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却成为了未成年罪犯的保护伞。
面对逍遥法外的未成年罪犯,失去女儿的父亲发出绝望的呐喊,青天没有听见,白日也没有听见。为了寻求缺席的正义,这位父亲踏上了举步维艰的寻凶之路。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这位父亲的形象,深陷的眼窝,布满血丝的眼球,卷曲的乱发,狼藉的胡须,佝偻而无助的背影,在夜雨中跋涉,在幽微处啜泣......东野圭吾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慈父在悲愤中丧失理智,又在绝望中暗生怜悯的痛苦挣扎。
复仇,永远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道德与法治的边缘,人性的善与恶微妙地转换着。
在这部作品中,东野圭吾极力渲染了宏观法治体系的价值观与个人情感的正义观之间的激烈冲突。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发人深省的伦理拷问相互融合,铸成一部经典之作。
距离我阅读这部小说已经过去了三五年的时间。前阵子,时值同名电影在大陆上映,牵出了我对着这部小说的深思与回忆。
电影是被“再创作”了的,是相对独立的而并非依附于原著小说,电影难以还原也没有必要一定还原小说的元真。所以,我从不带着苛刻的目光去看待同名电影(甚至多次翻拍)与原著小说之间的联系。但我依然要说一句,对《彷徨之刃》来说,我更爱原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