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擒孟获这个《三国演义》中篇幅最大支线任务,不但把诸葛丞相的运筹帷幄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让人看到了诸葛亮的成长和变化。
一擒一纵:寻常作战,王平、魏延诈败,引入绝境,然后活捉。
二擒二纵:利用之前放走的蛮兵大将董荼那、阿会喃,趁孟获喝醉擒来献给孔明;
三擒三纵:孟获自以为料定川兵虚实,派孟优带金银珠宝诈降,然后自己半夜渡泸水劫营,被各路人马逼到水边,然后魏延带兵化妆成蛮兵骗孟获上小船,于水中擒获。
四擒四纵:西洱河边,孔明把营寨让给孟获,然后半夜袭营,把孟获逼到山中,陷入大坑;
五擒五纵:洞主杨锋感动与孔明对自己族人的不杀之恩,诈称相助孟获,却亲自绑了孟获来汉营投降;
六擒六纵:孟获请来另一位洞主木鹿大王当救兵,这木鹿大王会兴风作浪、撒豆成兵,还能指挥狼豺虎豹等野兽助战。
这样的原始军团当然很厉害,可惜他们遇到的是卧龙,孔明先生用事先准备好的“神秘武器”,又喷火又吐烟,破了对方的野兽部队。兵败后,孟获让妻弟绑着自己诈降,被丞相识破,于是第六次被擒;
七擒收孟获:著名的火烧藤甲兵,把前来助阵的乌戈国士兵烧的惨不忍睹,然后趁势赚来孟获,轻松擒拿。
公元208年,诸葛亮在刘备三顾之下,赚足了面子,才答应出山辅佐这位中山靖王之后。那年他27岁,骄傲狂放,睥睨天下,喜欢“自比管仲、乐毅”。
舌战群儒时,东吴名士张昭就拿这个“自比”取笑过孔明,但孔明的回答很不给面子:“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17年后,诸葛亮南征四郡、三擒孟获时,大家夸“丞相厉害,虽子牙、张良不能及”。可是如今的孔明先生已经不是初出茅庐自比管仲乐毅的那个年轻人了,他谦虚说:“吾今安敢望古人耶?”
曾经年少轻狂的卧龙先生,随着年岁渐长,胜仗越打越多,却越来越变得虚怀若谷了。
所以最后一次火烧藤甲兵之后,诸葛丞相看到那些藤甲兵被烧的惨状,再也没有当年博望、新野、赤壁那些一样“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而是“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按照小说描写,孔明七擒孟获之后,蜀汉安定了南方,可以安心地出祁山北伐曹魏了。
不过从孟获来看,事实却事与愿违。
孟获这个人,心眼实,脸皮厚,人笨运气好。六次被捉住也不投降,如果换做中原武将,在仁义礼智信的教化之下,早就选择投降或者羞愧自杀,怎么可能跟孔明三番两次的讲条件,大吃一顿之后再来决一死战。
孟获虽然笨,却有个好运气,几次大战都能毫发无损,七擒七纵之后,还是落得“永为洞主”的待遇,除了搭上几个来帮忙的洞主、大王,孟获一家人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可是这样的南蛮王,还能镇得住南方吗?
按照《三国志·蜀书·张嶷传》记载,短短十年之后,南方多次叛乱:“越巂郡自丞相亮讨高定之后,叟夷数反,杀太守龚禄、焦璜,是后太守不敢之郡,只住安定县,去郡八百馀里,其郡徒有名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