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在穷乡僻壤的小山村,村里的人家一共只有几十户,掰着手指头都能数过来。
村庄里朝向不一的低矮的瓦房,略显凌乱,村庄四面环山,抬眼望去,前面有高矮不一的猪圈,有水面若镜的鱼塘、绿洼洼的菜地、金黄的稻田,毗邻而居的便是连绵起伏的青山,大片的竹林,有涓涓细流的山泉,青山白云间白鹭缓缓掠过田野,仿佛置身一副山水田园画中。
村庄里的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那时他还小,在家中排行老四,上面还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中,他父亲被列入地主,要被抓起来,他父亲逃跑了,逃出了那个小山村,自那以后再也没有回家,留下他的母亲带着四个孩子相依为命。
因为没钱,四姐弟都没有上过几年学堂。他母亲含辛茹苦把几个儿女拉扯大,母亲恨男的扔下她们几母子不管,但在那种情形下也是逼不得已,那个人为何走了以后再无音讯,后来改革开放了,也不再追究了,孩子他爹还是没有回来。他母亲以为孩子他爹已经死了。那位母亲伤心难过,也曾绝望过,可是想到自己的几个孩子,她不忍心扔下几个年幼的孩子不管。
女人熬呀熬,靠砍竹子,种菜,养猪换来的钱补贴家用,终于孩子们长大了两个女儿都嫁人了,大儿子也成家了,唯有小儿子二十出头。经媒人介绍他后来成了我的姑父,姑父个子很高,平时有点严肃,我有点怕他。
人与人之间能够建立连接的并不多,哪怕是亲情,有时候也不会有什么接触,我对姑父的了解其实并不多,他喜欢喝酒,每次到爷爷奶奶家,都会喝酒,有时甚至会喝醉。
还有一次喝酒,姑父喝了一瓶又一瓶,喝完了又喊倒酒,喝完了又打酒,喝到我们都睡觉了,他还在喝,一边喝酒一边絮絮叨叨说着什么,那晚姑父喝了大半坛子酒,是因为劝我叔叔去读书,叔叔调皮捣蛋,在学校打架,不愿意去上学,姑父劝他去上学,他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姑父和姑姑结婚以后,有一天他们家收到了一封来自海外的信,寄信人居然是他的父亲,姑父的父亲还活着,他们都惊呆了,只是他在信中写道“是自己对不起这个家,但也迫不得已,他一直生活在香港,而且在那边也有了自己新的家庭,又生了四个孩子。”姑父的母亲气炸了,那么多年,盼呀盼,盼来的却是人家已有了新的家室,姑父的母亲回信说“以后绝不允许你再回这个家。”
后来,他的父亲回来过,只是住一段时间又回香港了。他也适当地给了一笔钱补偿了他们母子。姑父的父亲在90多岁的的时候还是回来了,落叶归根,他终究还是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姑父生了两个儿子,记得那时小表弟读高中的时候,不肯去上学了,姑父大发雷霆,说,给他一笔钱,让他自己去谋生,以后再也不许问我们要钱,姑父的执着,表弟也只好回学校去读书了。后来表弟一直在长沙。
前一段时间,姑父因病离世,在他的葬礼上,我回想起姑父在世时候的一些事,心里难免伤心难过,感谢姑父曾经对我的好。
那时我们还小,暑假来帮姑姑家割稻谷,姑姑家的稻田很远,割完谷子,要装进古娄里挑回去,姑父就挑着一旦谷子,翻过了一座又一座的山。我们光是走那一段路已经累的够呛了,姑父挑着那一旦谷子却没有停过。
那天,我在想,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姑父一生历尽艰辛,累了一辈子,虽没有享过清福,但也算是有福之人,儿孙满堂。
这个小村庄至今依旧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大山里留下姑父的身影和汗水,这里的每一座座高山有他跋涉的艰辛和脚印。
毛姆曾写道“我用尽了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
世间绝大多数人都非常努力过着极其平凡的一生,人出生的时候赤条条地来,走的时候也带不走一分半文,只是感受这其中的过程,就像经历一场旅途,能留下的只有信仰与追求,以及每个人的价值观。愿每一个平凡人都能慢下来,在匆忙之余,思考自己人生终极追求,愿每一个平凡至今,也朴素至今的人一生都顺遂、健康、平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