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放下书包,奶奶说“你妈妈回来了,在你姨母家”。小心脏随着奔跑的脚步跳动的厉害,远远看到妈妈笑脸,暖流进了心田,奶声奶气的叫妈妈。然后幸福的冲进她的怀里。……度过一个三冬暖的寒假,又到了爸爸妈妈外出的日子,终日恍恍惚惚,晚上睡觉前总是不安,会用手抓着妈妈的手指,偷偷藏起妈妈的鞋,生怕睡醒了,爸爸妈妈又偷偷溜走。中午放学,回家吃饭的路上瞄到背道而驰的车上有爸妈的身影,追着车子跑。最终还是略懂事,在明知留不下他们的情况下,聪明的要了100块钱,我50,哥哥50。那年我8岁,小学二年级。
那年,开始喜欢下雨,淅淅沥沥的雨声总能让我走进故事里,开始那漫无边际的遐想。我有一群最好的朋友,在那一年同时遇见,就像小说里一样,他们扮演我人生中的各种角色,关爱、陪伴、理解、幽默、善良……这些都是他们的代名词。我喜欢一个干净的男生,他的笑容很漂亮,有魔力,至少是对于我。越喜欢越不敢靠近,明明好动、活泼的我转变成了一个会脸红、抿嘴笑的女孩。谁说幼稚的感情像过家家,你看,我因幼稚的感情变化如此。曲折至今,幸运的是我们并未被时间和空间疏离,已15年,那群朋友、那男生已是最重要的朋友。
福州铁中,是一所有些历史的学校,斑白的教学楼外墙可以说明这一点。学校有了女生头发也不过耳的规定。短发、大T、黑裤子……这些就不再是男生的标志了,事实上在铁中男生女生唯一的区别就是女生看起来像女生,男生看起来像男生,如果刚好有那种性别不明显的,在这里是很容易让人误会的。习惯坐在老榕树下的石凳上看篮球场上的男孩们争抢篮球,汗水浸湿了他们蓝色的校服,偶尔我也会喊两句加油。自行车东倒西歪的行驶在冗长的隧道、吃不完的冰糖葫芦和棒棒糖、还有充满桂花香气的校园走道……这些都是那年的回忆。
转学了,那年晒的很黑(事实上也没白过),有两个一样黑的新朋友,28班的男生戏称我们三人是“瓦尔塔三巨头”。在这以前,我总想着变成最好的自己站在他的面前,现在我站在他面前了,他牵着另外一个女孩走向我,从此,感情世界里我是我,他是他们。记忆犹新的还有那年的梦魇,真正让我觉得劳累与可怕。思来想去,那日子应该是最孤单的,习惯了大家忽略的生活,当大家把你当成特别的并加以关注时,我抵触了。有一个干净的男生说喜欢我,那么现在开始恋爱吧。
我把头发烫染了,妈妈形容我漂染的那几撮头发像几根鸡毛一样在我头顶耸抖着。无所谓,青春不就是应该张扬,何况我大学了。戴墨镜踏入校园的那一刻就注定要比别人多点勇气。释放了积压多年所有的想做的未做的想法,参与一切我可以参加的活动。我摇身一变成为了真正的校园社会活动家。那年夏天,对面走来一个秀气的男生,说是我学长。清澈的眼眸透亮,眼睛一定是心灵的门户,不是的话,我怎么可以预感到接下来的故事,他是注定与我相守白头的人。值得一提的还有306的妞们。只是如今在一起的只有她一人。
走进社会,才真正理解“浮夸”,人太渺小,世界又太大,人难免容易成为浮萍。那两年归纳为四字—曲折辗转,人总是沉溺在故事中而后不经意成长,成长的路难走,是用泪水和泥开路。直至最后病倒我也觉得是有前因的后果。我终究是适合着地生活。
匆匆,多少年过去,我已不是倚在门旁等爸妈回来的女娃;不是大声说话就脸红的女生;不是激情饱满奋斗不息的活动家,留下的是我,是一个历经小挫后,略通情达理并更懂得珍惜生活的我。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我们都只是时间的过客,总有一天,我们会和所有的一切永别。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得到,那只是体验罢了。经过的,即使再美好,终究只能是一种记忆;得到的,就该好好珍惜,然后在失去时坦然地告别.感谢一路上陪伴我走过的你们,寥寥数字抵不过万千的思绪,我会过的很好,希望你们过的比我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