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公共政策执行的特点
1、目标的导向性; 2、内容的务实性;3、行为的能动性; 4、手段的权威性。
(四十九)公共政策执行的作用
1、是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途径。
2、是检验政策质量的唯一环节。
3、是制定后继政策的基本依据。
(五十)过程模型——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
四个变量:1、理想化的政策;2、执行机关;3、目标群体;4、环境因素。
(五十一)政策执行机关的特性:
1、执行性(最主要、最核心);2、服务性;3、权威性;4、法制性。
(五十二)政策执行研究的发展路径
1、第一代研究路径被称为“向前推进策略”,即“自上而下”政策执行研究路径。(艾伦·维尔达夫斯基、杰弗里·普瑞斯曼)
2、第二代研究途径被称为“向后推进策略”,即“自下而上”政策执行研究路径。我国台湾学者林永波将其称为“草根路径”。
3、第三代研究的整合路径试图建立能够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整合性概念架构。
(五十三)下级行政人员执行行为的作用和地位有:
1、下级行政人员执行行为是政策执行的主体行为;
2、下级行政人员执行行为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保证:
3、下级行政人员执行行为是为了塑造政府形象的重要途径。
(五十四)公共政策执行力的影响因素:
1、执行者因素。2、资源因素。3、工具因素。4、环境因素。
(五十五)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
1、象征式政策执行。2、附加式政策执行,如“土政策”。
2、残缺式政策执行。 4、替代式政策执行,如“挂羊头,卖狗肉”。
5、观望式政策执行。 6、照搬式政策执行。
7、规避式政策执行。
(五十六)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
1、政策本身:政策自身的合理性、具体性和稳定性。
2、执行主体:
(1)政策执行组织:① 执行组织结构的合理性;② 执行组织权责的明确性。
(2)政策执行人员:① 利益因素;② 心理因素;③ 知识因素;④ 能力因素。
(五十七)公共政策对象的特点:
1、政策规定性; 2、受动性; 3、主观差异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