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想啰嗦几句家庭琐事,不知道会不会被人以为我矫情。
如果会,那我就认了,反正我向来就喜欢和矫情的事眉来眼去。
话说我的父母,至今都是五十好几的人了,经常跟我抱怨对方的不好,芝麻绿豆的事都要翻来覆去的来回争吵。
芝麻绿豆的事,咱暂且不提,说说吵得最多的事吧。
事一。
我的父亲是一个好酒之人,尤其最近几年,贪杯的秉性更加明显了,不知为何。
经常呼朋唤友,三天一小喝,五天一大喝,每次喝完,他就出门打牌唱歌或者找人聊天去了,留下一桌一地的狼藉等待收拾,母亲和我说,她每天在家宛如饭店的服务员,还得任劳任怨的那种,她偏不当那个任劳任怨的服务员!
所以,酒后第二天,他们二人必定是要争吵几句的,一是抱怨,二是又担心我父亲的身体。
父亲前两年身体欠恙,去医院住院回来,医生叮嘱他以后少喝酒,最好不喝。他倒好,没过几天就把医生的叮嘱丢到爪哇国去了,喝得比以前还凶。
母亲是一个慈善的人,向来不擅长斗嘴皮子的事,是故每次争吵,她都以失败收场。
总之就是一个不听劝,一个总要劝,岁月流转不停,争吵也不会停。
事二。
关于这件事,故事太多,一时不知道从哪说起,大概我记事起吧。
父亲和母亲结婚的时候,有过口头约定,父亲这边的亲戚,母亲娘家的亲戚,各自负责,互不干涉。
主要是人情往来,节礼,酒席这些事。
一年到头,总要为这些事斤斤计较几回,你嫌我多事,我嫌你不管事。
到了现在,基本上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打理,还经常被父亲埋怨,哪家钱礼给多了,哪家打发的东西寒碜了。
母亲心里委屈,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我哪知道那么多礼数,你有学问你自己去操劳吧。
记得有一次,父亲和母亲抱怨,我舅舅在路上碰到他都不喊他。
母亲一听就火了,火气很大,反过来质问,你上次碰到孩子的外婆都没喊,我记着呢!
那天之后,母亲时不时就要跟我讲这件事,看样子,火气到现在还没消。
事三。
事不过三,还是食言一次,说点芝麻绿豆吧。
退休之后,母亲似乎变得有点反常,爱买东西,爱碎碎念。
拼多多成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隔三差五的就有包裹,包裹寄到朋友店里,然后自己走路去拿。
前两天中午,饭刚刚好,正准备动筷子,突然收到到货信息,她立马就没了胃口,丢下碗筷,美滋滋的拿包裹去了。
还有件事,社区团购不知何时悄悄的进村了。
去年中秋节,我回家一看,多了好多东西,花盆、绿植、打火机,都是美团什么团买的。
大大小小的花盆,大的比水桶还大,小的像个小饭碗,有塑料的,也有陶瓷的。
绿植有吊兰、发财树(一个退休人员买的发财树,真棒!),还有两三种我叫不出名字。
可惜,吊兰和发财树放到外面,冬天的时候被冻死了,留下十几个空空荡荡的花盆。
打火机我一度以为是父亲买的,家里就他用得着,结果并不是。那一盒五十个打火机着实惊讶了我!
还有大白兔奶糖,幸好二老没有糖尿病,真的是有什么买什么,购物的乐趣在这两年表现得淋漓尽致。
难怪近几年,老人被骗的新闻层出不绝,我算是知道原因了。这种购物方式,和上当受骗也没什么差别。
父亲和母亲经常因为社区团购的事情跟我告状,要么是买了用不上,要么是买了吃不完,互相指责,互不相让。
每天团购群发来的广告,两个人都要讨论讨论的。
仔细想想,争吵似乎从来就没少过,只是以前的争吵,我很少关心罢了。
有时候,一件事能记好几年,记性比年轻人都好。
我就想啊,以后应该不用担心他们会不会得阿尔兹海默症吧。
事实恰恰相反,他们的记性是选择性的,该记住的东西总忘,不该记住的烦恼却忘不掉。
这人啊,真是奇怪。
难怪人们总是说,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连在记忆里都是短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