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与几位同事坐在一起吃午餐,谈起了这样一个话题:有没有完美的员工?
一位同事谈起了她的前老板招聘司机的经历。
这位老板要给自己招聘一名司机,他心目中比较“完美”的司机有三个基本要求:
一是本地人,基本懂豪车并且能开得了豪车。
二是情商高,能陪老板应酬。
三是够细心,能遵照老板的习惯和关注工作细节。
作为HR,对这三个要求无比头疼。
事实上也是面人无数,就是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试分析上述几个要求,是真心理解这位HR的心情。
如果是本地人,基本懂豪车,应该家世不错。这样的人会不会当司机?
如果是情商高,懂得应酬,这是选高管还是找司机?
如果很细心,能照顾到老板的习惯和细节,那得有多聪明和高能,这是要找老板秘书?
这样“完美”的人,几千元月薪能请得来?
图片来自网络
01
完美员工存在吗?
像上面讲的这个例子,对岗位人选做出这样“完美”要求的,往往是老板或是直接用人的领导。
公司领导是希望身边有全能的人,什么都能做,什么都能做好,而且岗位不算高,待遇符合岗位市场价。
但这样完美的员工真的存在吗?
估计要看遇到的机率了吧。
记得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HR要招聘一名经理,难得看到了一份完美的简历,对这位求职者的约谈也非常愉快,HR表示他可以胜任总监岗位。
当一切基本谈妥,HR对这位求职者进行了背景调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看吓一跳。这份完美的简历称目前薪资为年薪30万,事实上背调显示其年薪只有15万。
这个故事说明,完美的人选可能是看似完美,但有可能是掩盖得太好,你没有发现真相,也可能是对方表演得太高明,你被蒙蔽其中。
我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在公司里,其实没必要追求员工有多完美,更应看与岗位的匹配度,合适才是最重要的。
(图片来自网络)
02
怎样才算是“对”的人选?
第一种情况,员工很完美,公司是否留得住。
有一位老板,几经寻觅,找到了一名他认为足够完美的助手,为人踏实,工作肯干,学习能力强,表达能力好,业务很快上手。
他十分爱惜这样的人才,亲自带这个助手跑业务,什么都乐意手把手地教。两年来,随着公司的业务发展,这个助手成长为不可多得的业务精英,在公司里业务能力最强,业绩最好。
突然,他很坚决地离职。他不仅带走了不少客户,还挖走了公司的业务骨干。
这个时候,老板才发现,员工太过完美,自己掌控不了。对于重要岗位的人选,忠实度往往比专业度更重要。
第二种情况,用人需求太完美,找人可能会偏离方向。
一位企业管理者谈起他一次招人经历,根据老板的要求,他要找一名运营人员,既懂平面设计,又能与客户沟通并对接服务资源。
这位管理者锁定的岗位需求是,懂运营服务,又懂平面设计。
但现实是,有平面设计经验的人是技术型人才,沟通能力达不到运营要求,有运营经验和沟通协调能力好的人懂平面设计的太少。
找了一大圈,最后招到的人是做平面设计里相对沟通能力强一点,但没有运营经验的。
这个结果是不是跑偏了?这可是个运营岗位。
对于一家创业型公司来说,老板是希望找到一专多能的员工,但非要将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放在一起招基层人员,结果可能就容易出现这样的偏差。
那怎么样算是“对”的人选?
对于创业型公司来说,如果需要专业的平面设计,可以将相关业务委托给广告设计公司,运营岗位就从有运营经验的求职者当中选择合适的人选。
因为平面设计是促进业务推广的宣传手段,是过程。
运营岗位是服务客户的,是达到经营目标的结果。
保障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这说明,“对”的人选不一定是完美的,但一定是有专长或优势,基本符合岗位需求,能直接保障工作落实的。
有人说,唐僧是最好的总裁,有办法管得住心高气傲的技术高手孙悟空,让业务能力一般,但情商高、协调能力好的猪八戒听话,让老实、听话的沙僧任劳任怨、埋头苦干。
(图片来自网络)一支团队,有技术过硬的专才,有沟通协调能力好的人员,也有认真肯干的执行人员,不失为一支好团队。
曾经听一位高管说过,部门经理对业务的精通情况比不上公司总经理,这位部门经理就没有存在价值了。
可见,“对”的员工应该基本匹配得了岗位需求,好的团队人员应该能优势互补,好的领导应该能管得住团队的成员,让具有不同优点和专长的人愿意跟你干。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意思是,水太清了,鱼儿就没有生存的条件了;一个人太清醒,对他人要求太严格了,他就没有可以合作的伙伴了。
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找员工不能以完美作为标准,而是要看到对方的专长或优点,也要包容对方的劣势或缺点。
只要对方的专长或优点是基本能保障工作需要,或有较好培养潜力的。
对于不完美的员工来说,加入一个公司,会有更好的成长空间,能发展新的能力,也会有更好的忠诚度。
为此,老板或用人领导不必追求完美的员工,找到和用“对”的人选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