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丈夫来海边度假,看到很多卖活海参的,现场加工,剔除内脏,再放在加热的锅里用手攥着来回煮洗,买回来直接吃或烫一下就可以了。丈夫是极爱吃海鲜的,决定买几个,根据大小每只海参从十元到十五元不等,我们买了四个,按着他们告诉的方法,蘸着酱油吃,软乎乎的,嚼在嘴里和吃煮烂的肉皮一样,还没有肉皮有滋味,说实在的,要不是冲着它的营养价值,说什么也不吃这东西,没什么味道,称不上美食。
我们遛弯的时候,看到一家海参专营店,想买点邮回家吃,就走进去看看。一位年轻的老板娘接待了我们,听说我们要买海参,打开冰柜让我们看,全是冻品,有大有小,已经收拾好了,论斤卖,小的150元一斤,大个儿的350元一斤,包邮到家。我们好奇地问,为什么人家卖的是活的,而她却是冻的,会不会不新鲜?她很专业地说,野生海参一年就两季,上半年四月到五月份,下半年十月份,现在七月份已经没有了,怎么可能吃到鲜活的呢?都是在棚里养殖的,就是她卖的这个所谓野生的,不过是在海里养的,也不是纯深海里天然生长的,那根本捞不到,就是有也吃不起,太贵了。听她这么一说,感觉有些道理,可光听她一面之词也不妥,我们决定在她这先买几个回去尝尝,看和市场卖的有什么不同?这么贵的东西,别让人忽悠了。我们要了四个大个的,一称177元钱,昨天那四个60元钱,这价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付账的时候有点心疼。
我最矛盾的不是嫌贵,我懂得贵有贵的道理,便宜没好货,最怕的是花了真品的钱却买了假货,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财,而是健康和心情。现在的人没有点专业知识,不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还真容易上当受骗,讲信誉的太少,忽悠骗子随处可遇,防不胜防!
我们如法炮制,和昨天一样的吃法,两个蘸酱油吃,两个下到面条里。肉质和口感还真不一样,这个肉质厚实,肉的切面有层次,嚼起来有点脆硬,什么味道都没有,昨天那个有点腥咸,凭直觉,应该有腥味和咸的才是海里的,海水不是又腥又咸吗?弄得我们心里没了底。还好网络时代不缺老师,赶忙问度娘,看看野生海参和养殖海参有什么区别?回答是从四个方面辨别:一是颜色,野生的生活在海水里,和水温水域有关,颜色不一样,养殖的都是一样的呈褐色;二是个头形状,野生的两头窄,像个纺锤型,大小不一,养殖的细长,个头大,大小基本一样;三是背刺,野生的由于自己寻找食物,背部和两侧的刺都是一样的粗壮,而养殖的在舒适的环境,背部和两侧的刺不一样,而且比较细;四是口感,野生的肌肉发达,有筋道,没涩味,切面细腻整齐,养殖的口感会比较软些,有涩味。
我拿着今天买的海参对照,再回忆昨天买的海参,慢慢体味,一点点搜寻昨天吃的感觉,昨天买的肯定是养殖的无疑,可今天这个到底是不是野生的,也难判定,反倒是越来越糊涂,似乎有点对,又不全对,丈夫说确实不一样,而我对他也将信将疑,怀疑他是心理作用。想一想,度娘说的是纯野生的,而我这个是二串子,自然有差异了。唉,吃个海参费这么大的劲,花这么大的心思,真是闲的没事干,可有什么办法?这就是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的原因,把精力都用在无聊和日常的琐碎上,每买一件东西,做一个决定,不费一番周折是不行的,后果自负,谁敢轻易敷衍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吃,不买。
要是光为我自己,不买也就罢了,丈夫说要给我八十多岁的老妈买,海参营养价值高,老人吃了有利于健康。这份孝心我岂能辜负?给老人吃,所以格外的注意,别没达到养生的目的,却把老人吃出毛病,岂不罪莫大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