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动机有多强烈,成事的几率就有多大。但在《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告诉我们说,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要素,除了动机之外,还有能力和提示。只有这三种要素同时发挥作用的时候,行为才会发生。
公式是:B = M A P
行为 发生于 动机&能力&提示
当动机(motivation)、能力(ability)和提示(prompt)同时出现的时候,行为就会发生。
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
当我们做不到某件事情的时候,不要归咎于错误的原因(比如自己不够自律,或者说性格上有缺陷),而是要学习福格行为模型,了解三要素中哪一个要素出了问题,影响了我们的行为实现。只有我们知道了具体原因,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改变。
福格博士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天,他在健身房锻炼,正在蹬椭圆机,手机里接到了一个捐款的信息。当时媒体正铺天盖地报道海地大地震的消息,他知道这个情况,毫不犹豫地通过手机向红 十字 会捐了一笔款。他说,如果当时其中一个要素没有出现,他极有可能不会做出这种行为。
行为—通过红 十字 会的短信向海地大地震的灾民捐款
动机—我想帮助这场灾难的受害者
能力—通过短信来捐款很简单
提示—我收到了红 十字 会的短信提示
福格博士保证说,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可以用这个公式去观察分析。
他说
行为就像是不同款式的自行车,虽然外观不同,核心机制却是一样的,都是由车轮、刹车系统和脚踏板构成的。但即便行为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也不代表它们给人的感受,表现形式和行动都是一样的。此外令人愉快的行为和有挑战性的行为给人的感受截然不同,有时候就像是独轮车和自行车的区别。人们一开始根本无法看出两类行为之间有什么关联,但对于想要改变行为的人来说,这个概念至关重要。
书中列出了四个原则。
一动机越强,行为就越有可能做到。
二行为越容易,就越有可能成为习惯。
三动机和能力要像队友一样密切配合。
第四没有提示,任何行为都不会发生。
解决行为问题的三个步骤,按顺序逐个尝试,如果第一步没效果,那就到下一步,以此类推。
一检查有没有行为提示
二检查有没有行为能力
三检查有没有行为动机
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解决行为问题,从提示入手都是最容易的,大多数人都以为要想实施某种行为,就必须先解决动机问题,但实际上它是最后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步骤让我想到了,我们常说“我忘了拿钥匙”、或者“我去超市忘了买盐”。在德国超市购物的时候,我看见一位老人把购物清单写在一张小纸条上。这就是一个提示。现在我也会把要去超市购买的东西,列个清单放在手机记事本里,而不是盲目自信地记在大脑里。没有提示就容易忘记。
就像作者举出的例子,他想让女儿帮她买一份海报纸,结果女儿忘记了。于是他就问她,“你觉得明天用什么方式提醒你比较好?”,女儿说,她会在手机上记一条待办事项。结果呢,第二天女儿就高高兴兴地把纸买回来了。
作者提示,
当你把这种问题解决方法用于自身行为时,会发现这能让你不再自责。比如,你打算早上冥想,结果却没做。与其责怪自己缺少意志力或动力,不如逐一确认以下几个问题:有没有什么可以提示你?是什么让这件事变得难以做到?在多数情况下,有些行为难以做到的根本原因,不是缺乏动机,只要找到一个好的提示,或者让行为更容易做到,就能解决行为问题。
你可能读过不少有关改变的书籍,但我的思路和他们都不一样。我不会一昧地强调意志力,也不会强迫你建立某种习惯,让你感到挫败。我希望你将生活当作自己的专属“改变实验室”,你可以在这里为那个你想要成为的自己做任何尝试。这是一个既能让你感到安全,又能让你感到且皆有可能的地方。
联系到我为什么能够坚持晨跑?是因为我把跑步定在了早晨,又定了隔日跑,这两个提示有力地促进了我把跑步坚持下去。当然还有动机和能力这两个好队友。动机是我想通过跑步来提升我的心肺功能,身体的灵活性和弹跳能力,能力是我能早起和健身房做过力量训练的基础可以胜任。
我还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说,经常刷手机耽误时间,学英语停滞不前,还有其他的一些拖延行为。如何解决呢,很期待在接下来的四章去学习行为设计的步骤,拿自己的生活做实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