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课课后作业:如何用介绍的6种清单模型找到高价值事情,建立起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鉴于上周的学习,对于课程的学习我认为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这周新加入了运动的打卡,让我将之前丢弃的跑步习惯又重新拾起来了,以前跑步都是听行动派的音频,这次改成听时间管理的课程,我在跑步时听了中午老师发出的课程,听完刚好跑步完成,回来后趁热打铁,又重新听了一遍,做了笔记。其中,对老师的课程中的时间管理统筹的概念最为深刻,就是时间的大局观,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要理清楚。
如何建立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一、我们的时间浪费在了什么地方?
1.手机(原因是精神世界的空虚)
2.娱乐(因为综艺节目和娱乐化节目的吸引)
3.找东西(东西没有归位,凌乱,无秩序;对策:断舍离、提前一天准备好第二天需要的物品)
4.时间安排不合理(重要的事情要安排在自己的高效率时间段)
5.无效的社交(弱关系,成年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前提是利益与价值的交换)
6.所谓的“碎片化学习”(不系统的知识学习只会让人更加浮躁,产生自己懂很多的错觉)
一、我们的时间浪费在了什么地方?二、为什么你总是花时间在做无用功?
1.工作类型
过程导向型工作:如操作工,靠加班、体力劳动来增加自己的收入
结果导向型工作:如销售、工程师,靠工作成果带来的效益来增加收入
2.思想转变
只将事情建立在形式上,并没有实际去实行(如早睡早起打卡,只留于形式打卡,没有实际早起去做一些实实在在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3.错误地在自己的时间花费在低价值的事情上
原因是不会区分和筛选自己的高价值与低价值的事件
腾老师的标准:这件事是否能增加收益?能否促进自我的发展?长半衰期的概念
二、为什么你总是花时间在做无用功?三、如何用六大辅助清单少花时间去做高价值的事情?
~工具(1.日事清2.滴答清单3.印象笔记(笔记--笔记本--笔记组))
1.需求清单
目的是什么?
利益关系是什么?
资源是什么?
时间节点是什么时候?
2.挖掘诉求
有什么方式?
有什么价值?
怎么来实现价值?
3.找准问题
表面问题和内在问题都要解决,不能治标不治本
4.确定关键
确认事件的关键问题、关键人物
5.确定事件的可行性
事件是否具备实行的前提?
事件需要花费多少时间?
事件实行之后是否会被接受?
6.正确思考
准备了多久?是否参考了别人的事例?
如果事件成功了,那么后续是否还有关联?
三、如何用六大辅助清单少花时间去做高价值的事情?四、如何建立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1.找到自己的时间被浪费在哪里
2.找到自己自己的无用功是用在什么地方
3.找到自己的高价值的事情
~时间管理的统筹观念(就是时间的大局观,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
1.明天需要做的事情
2.最重要的三件事(晨间日记)
格志App(最重要的三件事+ABCD工作法)--目的是建立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滴答清单(设置事件的优先级+设置闹钟提醒)
3.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四、如何建立自己的时间管理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