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一些日子,期间随笔中断一些日子,有些可惜,除此还有些洒脱自由。每一次回首往昔,都有些恍然隔世之感。不知是我念旧,还是日子变化的太快。
人生四苦,我独在离别上不能解开。总是把分别看成生活中日常的一个场景,总是想着不久的将来还会再见。无数次的分别告诉我,再见之后没有再见,我却痴痴的不肯相信。总还是这般轻描淡写的话离别,而又无数次梦回分别。有多少的曾经,已然变成了此生的唯一呢?每当想到如此,多少次的分别场景又幻在眼前。
转念间,又担心再一次的相见。受不了物是人非的伤感,受不了时光悠悠带来的斑驳,受不了一颗在岁月中渐渐老去的心。有时会为自己的不惊不喜而高兴,也会为自己的不惊不喜而难过。
人啊,总是对双手中紧握的东西会熟视无睹,而偏偏对身外之物魂牵梦绕。青春的时候向往中年时的稳重,殊不知道到了中年反倒是羡慕青春时的一腔热血。
中午吃饭前,女儿和四岁的表妹因为一幅画的所有权发生了争执。画纸是表妹的,整个作品是女儿多多完成的。起初刚做好的一幅“火车”剪纸画就放在床上,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无人问津。当表妹拿起这幅画并宣称拥有这幅画的所有权时,女儿突然抢了过来,由此开始了一番姐妹夺画大战。或许是这几日,每当这两个小朋友起争执,大人都会让多多让着妹妹,这一次突然多多泪奔,气鼓鼓的离开。眼看就要吃午饭了。
我跟着女儿走到了另外一个房间,女儿不停的抹泪一面说着这件让自己非常不开心的事情。我看到这一幕,心中只是想着如何尽快安抚好女儿的情绪,让女儿能够按时吃中午饭。于是开始时,我说了很多安慰女儿的话,却发现女儿并没有因为这些安慰的话而心情好转。
那一瞬间我觉察,我内心这种强烈的目的性会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急躁起来,首先得安抚好自己的情绪才对。我再想,如果是一个小朋友呢?如果是一个小朋友看到另一个小朋友不开心会怎么样呢?
我安下自己的心神,静静的坐在女儿身旁。我安静下来,大概过了五六分钟,女儿也安静下来,然后非常自觉的去吃午饭了。
从这件事情上看,在与孩子交流沟通中,语言有时候不若安静的陪伴,心怀目的的对话不若尊重理解孩子的相处。
成人的世界里,做事情很多时候都有着明确的目的,这些目的都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而设定,少了小朋友那种单纯真诚。如果以成人的视角与孩子交流,势必在更多的时候会更加的增添孩子的焦虑。
小孩子与小孩子才有着共同的语言,因为彼此都在一个世界里。
P���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