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面那些事 “莫笑农家蜡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本来过年是走亲访友,“故人具鸡黍”的目的是“邀我至田家”,可今年的春节却显的格外不同。
我嫂子说她爸爸打电话时不由自主调侃:每年过年前的几天都会准备大量的菜品,以为来年的亲戚准备,但是今年他们家买的所有的菜都只能自己吃了,这也就算了,关键是家中并没有准备大米,家里面只有年前买的十几斤大米,原因是考虑到来年亲戚往来时候会有大量的大米,害怕吃不完浪费,结果现在需要自己去准备大米。这种情形不只是发生在嫂子一家,由于新型病毒的影响,村里面家家都开始有了一些变化。
说道这点不得不感叹一下河南省的领导班子的“硬核操作”,也许是从上至下的重视,十二月份从郑州到武汉的火车开始停运,连村里面都充满着一种与疾病搏斗的各种口号。从每天与河南省有关的新闻就能够看出来,河南这个地方的核心精神是沿袭了汉族文化。 我们不喜欢别人打扰/影响我们,我们也不喜欢去打扰/影响别人,虽然透着一种河南人有点“怕死”的奇怪感觉,可是从普遍的村庄的声音中能够看出来,“新型病毒”毕竟不同于一般的“谋杀”,这种悄无声息的影响正如春晚主持人所说,当你保护好自己就是在为抗击病毒做了最大的贡献,汉文化中自古便有这种传统,我们控制自己做什么,但是不去强制别人做什么,可若是在于自己相关的事情方面,必要的控制也是会做的。
今天早上去火车站退票,回来的时候看了有关“河南辉县村支书”的一个抖音视频,里面虽然用了较为风俗化的语言,可是话糙理不糙,对于不断出门聚集的人确实应该有所作为。毕竟非常时期行非常事,若是讨论人情和道德,这是一件很令人悲伤的事情,据我所知,我们村里面有一个人嫁到武汉,她妈妈在她想回家的时候给她说不行,现在她打视频对母亲说,武汉的菜价已经飙升很高,一颗白菜现在售价75左右。每一位留在武汉的人都是不容易,反过来想想,她的母亲不难受么,据我母亲所说,其实村庄里面有很多这样的人家,每一个人都面临着矛盾的选择,可是这些所有复杂的感情在病毒面前是没有任何的说服力的。自然是一个很可观理性的世界,我们人类有感情,有共情,可这些在面对自然的时候都会消失,理所当然的自然在面对我们的时候缺少感性。
08年的非典是因为“果子狸”,现在的“新型肺炎”是因为“各种海鲜和野味”,相似的原因,相似的后果,这些不正是人类对自然做出最无情的事情所造成的后果么。用我妈的话来说就是:这些人真是为自己遭报应,都不知道那些野味有什么好吃的。我爸爸说道:平常那么多的食物都不够吃,还是吃不起,非得吃那些很难吃到的东西。这就是人类的略根性,好奇的心理会令自己做出令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越是不让做的事情越是想做,至于后果,很少有人能够预知未来,毕竟我相信若是那个武汉海鲜市场的负责人知道自己买卖野味,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以及家人们的安危,甚至是众人的仇视,相信他不会选择这个市场。
说到这些,正是在这些聊天中,我好想看到了村庄中的生活灵魂,以“团结”为力量的精神在河南省的乡村体现的淋漓尽致,之前总觉得乡村是土气和没有素质的代表,可是从乡村中的灵魂中能够体会到汉族人最本质的精神特点:淳朴而大气。或许我们会因为生活的条件以及生存的压力,甚至是邻里之间的对比而产生一些龃龉,但是在关键的大是大非面前,反而是明白生活中“苦”的乡村人看的更透彻。生活就是这样的,总有普通人和天才之分,扎根于土地,一辈子与土地相互扶持,临了也念着土地的村中人其实从某个层面来讲更加的理解和敬畏自然。以前总有人说,敬畏自己的生活,敬畏自己的工作,但是敬畏自然的声音逐渐减少,可是不断发生的一切告诉我们,科学时代下,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也需要明白和平共处之下,浮动着的是每个生命之间的互相敬畏,可敬畏并不是怕,而是理解中的尊重,或者是无解中的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