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进入大学和工作以后,电脑在我们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通过电脑来搜集信息、查阅资料、学习知识,也通过电脑来总结知识、整理资料。
此时,一个完善的知识管理系统的建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显得尤其重要。这个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学习和整理。
学习
学习.png1.搜索引擎
要善用搜索引擎,用好 Google 基本能解决我们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和需求;当中文搜索结果不满意时,可以换用英文来搜索,看一看“歪果仁”的解决方法,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Bing、搜狗等也可以。考虑到国内百度仍占有很大的市场,建议安装屏蔽百度广告和推广信息的插件(参考:怎样屏蔽百度的推广广告?)。
2.专业资料搜索
有时需要搜索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如专业名词、论文等,不想在 Google 的结果中一个个找,可以使用更专业的搜索,如维基百科,谷歌学术等。
对于专业资料搜索,使用专业搜索效果更好:
3.公开课
公开课资源现在也非常的丰富,国内外、各种课程资源都有。国外的TED,国内的慕课、网易云课堂等都是不错的去处。无论是学习专业知识、还是兴趣爱好等都可以。
4.电子书
现在大部分书籍都有电子版,我们可以通过 Kindle、iPad、手机等设备方便的浏览电子书,并且可以标注笔记,然后导出到电脑上。
电子书资源下载:
5.学习网站
免费的学习网站也有很多,比如 w3schools、MDN等,各方面、领域都有一些比较不错的学习网站,大家可以按需求自己找下。
整理
学习知识是第一阶段,总结整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把资料、学习笔记等总结整理好,一方面加深自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深度,另一方面也方便以后回顾查阅。(至于具体方案和软件的选择还要取决于个人习惯和喜好。)
整理.png1.笔记&资料收集
笔记:可以通过 OneNote、印象笔记等工具进行学习阶段的笔记记录。如果是带手写笔的大屏触屏设备,如 Surface 等,使用 OneNote、Nebo(UWP,限免中) 等直接手写输入也十分快捷方便。
资料搜集:印象笔记的网页搜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OneNote 也有 Chrome 插件可以直接抓取网页导入笔记本中。
稍后阅读:当然不是所有资料都要做笔记整理留用的,一些即时信息可能稍后看下就好,可以使用“稍后阅读”,如 Pocket,Instapaper 等。
PS.win10 Edge 浏览器的笔记功能还是很赞的,创造者更新后也稳定好用了不少,用来看网页资料时做些即时笔记还是很不错的。
2.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可以用来帮我们理清知识脉络等,把信息结构化。并且现在的思维导图功能丰富,自由度也很高, 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各个设备平台上都有优秀的客户端,如MindManage、XMind等。
3.资料管理
随着积累的增加,资料数量也不断增加,这时就需要一个管理各种资料的工具软件了,方便我们收藏、整理、查找积累的资料。
这里需要与笔记区分的是:“笔记”偏向于自己学习过程中做些标记、笔记记录等,重点在于输入、编辑;而“管理”则偏向于资料的归纳,方便我们以后随时查看回顾,重点在于整理、查看。
所以此处我们选择的软件应该具备友好的阅读界面、强大的搜索能力、清晰的文件结构等。
4.同步&备份
通过软件自带的云服务,如 OneNote 可以选择存储至 OneDrive,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等也都有自家的云端同步服务;或者使用网盘来进行同步备份,如 OneDrive、Google Drive 等,百度网盘也可以(但建议压缩加密后再上传,原因不表)。
5.知识分享
简单点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简书、知乎、博客托管平台等一些平台发文或分享;深入一点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个人博客或网站来分享记录自己的学习笔记和经验总结。
结语
其实以上内容大部分朋友都有做过,但可能没有注意过或不够系统化。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管理系统,是能够让我们长期获益的,尤其是在学习和工作都高度依赖电脑和网络的今天,不妨花1小时的时间,找一个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方法。
至于工具软件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使用习惯和喜好选择。
@原创文章,所有权力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