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培训。老师非常的专业,把平时听起来很高端的一些词深入浅出的讲给了大家,在课程的最后老师问两天的课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门,“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哪一类员工最值得关注”,“五个为什么”等等,而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知识点是“当你与老板意见不同时,应该怎么做”。
“老师抽了挺多同学来发表意见,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所有人的回答都隐含着一个前提条件:老板是错的。
“后来我有仔细想想,这事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在一件事情比较模糊没有结论时,大多数人普遍会认为自己是对的。等同这个概念的是,大多数人都会高估自己,低估别人。
“如果有这么一件事,结果非常好,那么涉及到事件的人都会认为这事好的主要是自己的原因。比如说彩票中了800W,这本身就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但是大多数中奖者都会认为这是因为自己孜孜不倦的坚持,而不是运气使然。
“而如果有一件事,结果不是很好,那么涉及的人就会认为这跟自己关系不大。我最小的一个表妹今年才4岁多,在她2岁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小朋友对世界非常好奇,她一定要到处走,而我刚好是坐在地上拉着她的手没移动,突然之间我电话响了,下意识的我就放开了她的手,她啪的一下摔倒了,哭的稀里哗啦的。当时我心里有担心和愧疚,可是更多的是怪手机突然响了、怪她一定要往前走,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真实够可笑的。
“类似的例子太多,陌生人的争吵也大多是因为如此,与老板意见不一致时,肯定也是老板错了。老板为什么错了呢,不知道,反正就是错了。
“老是教了四个步骤:摆数据、讲道理、提方案、再执行。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丁是丁卯是卯,老板认为公司离业界第一只差1米远,可是数据明明白白的写着至少差10米,这是第一步认清自己。
“数据出来了,认清自己之后你得跟老板说:老板你看,我们离第一还差10米呢,你之前说我们轻轻一步就能赶上可能比较难。
“再然后呢,总得给个方案吧,一步赶不上,我们可以分五步来赶,第一步干啥、第二步干啥、最后一步干啥,要不然这意见就是传说中的没有建设性。
“最后一个再执行,我认为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老板还是不同意、一意孤行,那我们做下属的就得按着老板的意思做。第二层是老板觉得意见是不错的,那么就得按照新计划做。毕竟老板给钱就是让下属来干活的嘛。
“不得不说,两天的培训非常棒,对我这对着干的直肠子意义非常大。结课后就想着写点东西,都被自己给浪费了,尴尬+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