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告白》的悲与痛

作者: 丢丢d初訫啊 | 来源:发表于2020-12-06 23:02 被阅读0次

这本书我推荐你有时间可以读一下,是一本都是悬疑剧情小说,非常震撼人心灵的心理学畅销经典书籍。

作者伍绮诗是华裔作家,当时凭着这本处女座作品获得美国亚马逊上年度最佳图书第1名,直接击败村上春树和斯蒂芬·金等。99位大牌作家横扫欧美所有榜单。

本书主题是“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先听故事,然后从故事中找到智慧,最后敢于做自己。

书中从李先生家里掌上明珠完美女儿利迪亚自杀为开始,让人一下子被“为什么”自杀吸引住了,忍不住要接着往下看。

故事是这样的,李先生一家五口人,分别是李先生、妻子李太太和三个孩子大儿子内斯、二女儿利迪亚、小女儿汉娜。

李先生是一名华裔美国人,当年因为偷渡到美国才扎根,他的工作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也是哈佛大学唯一一位华裔教授。

李太太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跟着离异的妈妈过日子。她爸爸和妈妈离婚的原因是妈妈结婚后做全职家庭主妇,逐渐失去自我最后失去婚姻。

所以年轻时候的李太太立志要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和事业,想要改变母亲那样的生活,渴望与众不同。

在她求学期间认识了李先生,被李先生的身份和学识倾倒不久就结婚了。因为怀孕他放弃了学业,开始了全职家庭主妇的日子。在怀二胎之前她又重拾梦想开始进修医学知识,想要完成当医生的梦想,但因为第2次怀孕又被打断了目标。

第2个孩子刚刚长大的时候又迎来了第3胎,所以李太太想要完成当医生的梦想,一直没有达成所愿。

话题转到李先生和李太太的完美女儿莉迪亚自杀了的原因上来,莉迪亚是他们心目中的完美女儿。性格活泼开朗,学习成绩出色,人脉广泛广,受邻居和老师们的好评,并且很听话。

莉迪亚自杀的原因,他的哥哥内斯和妹妹汉娜都知道一些内幕消息,但是没有人问过他们是否知道。

哥哥纳内斯学习成绩优秀,已经被保送上哈弗大学,妹妹汉娜年纪还小没有上学,在家里是一个透明人的存在,爸爸妈妈容易忽略她的感受。但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莉迪亚,因为她太优秀和耀眼遮住了哥哥和妹妹的光芒,分走了爸爸妈妈所有的关注。

我们都知道孩子在孩童时期,他们就本能地懂得取悦父母或照顾者。

在一个有多个孩子的家庭里,兄弟姐妹既是同伴也是竞争者,在李先生的家里承担最多关爱的是利迪亚,同时她也承担着父母更多的期盼。

然而家庭是一个生动的系统,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旦发生了爱、信任、关注的缺失,家里将会。发生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常常很多父亲母亲还不明白孩子为什么对他们有疏离感。

哥哥内斯其实知道妹妹莉莉娅只是假装成父母眼中完美的样子,她上学常常形单影只一个人来回,假装自己跟父母没有秘密,假装听从父母的安排,假装自己是父母期待的样子。

而妹妹汉娜习惯性的隐藏自己,因为她在家里得不到关注,甚至在餐桌上吃饭,妈妈会忘记帮她拿碗筷,她很羡慕姐姐住家里最大最漂亮的房间,餐桌上有最好的位置。

而自己只能住在家里的阁楼上,长此以往汉娜已经习惯了自己被忽略,她害怕引起关注,害怕自己没有姐姐那样优秀令父母失望。

由此不难看出,这个家庭的沟通模式是存在很大的问题的,父母的关注点是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某一个孩子身上,忽略了另外两个孩子的感受,令他们长期得不到关注和爱的滋养,性格就会发生偏离。

婴儿用哭表达表达自己的需求,父母的应对模式,例如什么样的表情,做怎么样的动作,用什么样的语言沟通,都会影响孩子在逐渐成长过程中的依恋风格、沟通模式和和自我认同价值的形成。

小说里的父亲李先生毕业于哈佛大学,并在其担任教授。但由于李先生的父母是顶替了他人的身份,而偷渡到美国的华人,一辈子做着辛劳的体力工作,。所以李先生在童年时期时常被同学笑话排挤,逐渐形成了他非常自卑的性格,他最大的渴望是想要真正融入美国人的群体中。

所以他娶了地地道道的美国女人作为妻子,也是满足他自己内心渴望成为真正美国人的需求。但他们结婚以后由于种族问题,李先生被分配到偏远的小镇上教书,在那里他和妻子很少与邻居打招呼过上了一世而独立的生活。

前面讲了,李太太内心非常渴望独立,想要与众不同,摆脱自己母亲的那种生活方式,但因为生活的种种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李先生和李太太对伴侣的互相期待,最终没有完成,当他们的愿望落空时,孩子就成了他们下一个期待的目标。

莉迪亚在他们期待得目光中“出生了”。

家庭治疗先驱维吉尼亚萨提亚女士曾提出4种问题家庭沟通模式。

第1种是讨好,第2种是责备,第3种是超理智,第4种是打岔模式。

小说当中讨好模式的沟通是莉迪亚没错,因为莉迪亚幼年时期曾经经历了母亲离家出走的阴影,她认为那全是因为自己不够听话,没有达成母亲想要的样子,所以当母亲回来了的时候,她一直努力扮演母亲眼中的好女儿,企图把妈妈留在家里,不会在离家出走了。

而责备的沟通模式主要体现在李先生身上,有一次李先生带着儿子去澡堂洗澡,儿子内斯被其他人耻笑是中国佬,李先生听言浑身僵硬,内心很自卑。但他没有维护儿子,却指责儿子说那是别人跟他开玩笑,为什么你没有幽默感呢?

李先生用指责的方式遮掩自己内心的自卑,因为他是父母顶替别人的名字偷渡而来的外地人。

在父母的忽视和缺少关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内思斯,他是超理智的沟通模式。因为父母常常忽略他的感受,让他有一种不被爱被孤立的感觉,他学习成绩优异,接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起他一心想要离开家,逃离这种令她他窒息的感受。

他平常在家里跟父母的沟通方式非常疏离,就事论事,从不多说一句表现自己情绪或者感受的话语,因为他害怕失望。

虽然书中并没有写清楚汉纳是打岔型的沟通模式,但有稍微提及一点点汉娜很有形成这种沟通的可能。因为她的父母也容易忽视她,所以汉娜内心非常渴求爱,他想通过打岔获得父母的注意力,在和父母说话时不停的说着做着不相关的事。

基于这4种不健康的家庭沟通模式,萨提亚女士提出了第5种健康的家庭沟通模式,即表里如一的沟通。

要做到表里如一的沟通,我们首先要看到与接纳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并且能够清晰的表达他们。

第2个方面学会倾听和改变我们的觉知和期望,并通过觉知我们内心深层的渴望,让它们与自我达到和谐一统的状态。

我们都知道沟通是一门艺术,它不是一堆冷冰冰的技巧沟通也并不是把话讲出来就完成了沟通,其实沟通是觉察自己和他人的一种行为方式。

要想拥有良好的沟通的前提,是真诚和开放的沟通态度,看到与接纳我们自己内心的需求和感受,看到对方的需求与感受。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互为转化的,每一个人生危机背后都是命运的转机。

所谓看见即疗愈,觉知即改变。

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心理发展分为了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面临一个特有的人身危机,而危机指的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当面临人生特有的危机时,其实也是希望和解决办法的产生之时。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要扮演不同的角色,有非常复杂的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的总和。

如何在关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呢?

首先一定要明白,在每一段不同的人生时期拥有的关系当中,我的需求是什么?

比如人生最重要的关系即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包括爱人、孩子和家人。

记得有位老师说过“他人是照见自己的镜子,而亲密的人则是照见我灵魂的镜子。”

随着自己对不同角色的探索,增强个体自我价值与培养独立人格的机会。

无声的告白这部小说从一个普通的家庭当中折射出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巨大影响。

阿德勒曾说过,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当我们是从出生到孩童时期的所有,一切都是由父母塑造的。家庭的沟通模式,父母的相处方式都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我们相似或者与父母相反的性格。

但那也只是人生的上半场而已,下半场的选择权在我们自己手里。别轻易把这个权利交出去,要有自己独立的思维方式,决断能力,让自己摆脱他人的期待,活出真正的自我。

相关文章

  • 《无声告白》的悲与痛

    这本书我推荐你有时间可以读一下,是一本都是悬疑剧情小说,非常震撼人心灵的心理学畅销经典书籍。 作者伍绮诗是华裔作家...

  • 那些我没有告诉过你的恐惧和爱

    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这是《无声告白》的英文原名。与“无声告白”相比,我更喜欢它...

  • 倾斜与归位

    倾斜与归位 ----读《无声告白》有话说 ...

  • 无言的痛:读《无声告白》有感

    其实,《无声告白》这本书让我有一点儿误解。开始看到书名的时候,我以为是一部言情小说,无意间在听书栏目听了两天领读,...

  • 无声的告白——读《无声告白》

    上上周二晚上,应该是10月16号,听蔡斌老师分享了《无声告白》这本书,就跟他借回家了。放了近10天才打开,花了两天...

  • 《无声告白》里的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在我看完最后一页合上这本书的时候再一次看到封面上这句话。活在...

  • 无声告白与妞妞

    "莉迪亚死了”这是开篇的第一句话,当时我看到后不痛不痒,因为对这个人毫无了解,没有倾注任何感情。等到合上这本书之后...

  • 与无声处的告白

    近来,接触到了一本悬疑推理类小说,此前从未试读过相关题材。读完最后一章,略有所感。只因一个瞬间,受到震撼,便想写出...

  • 《无声告白》/无声的告白,不叫做告白

    文/木木757 图/网络 在看《无声告白》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情很不好,一股愤怒之情油然而生。这原本是一个美好...

  • 告白,无声告白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声告白》的悲与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fna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