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是中原地区的一个诸侯国,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凭借晋国的强大军事、经济、文化实力成功跻身于霸主行列,成为齐桓公之后的春秋五霸之一。可是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军事实力都执天下之牛耳的强大诸侯国,却在晋文公死后陷入了内乱的泥潭。晋文公下葬时,有传言说他的棺材中有响声传出。随着时事变迁,晋国的实际权力掌握在六家上卿手中,分别是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
范氏在春秋时代有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叫叔向,“叔向贺贫”这个典故非常有名,然而《资治通鉴》不载,所以这里不谈,范氏是六卿中最早失势的。中行氏比较有名的故事是在失势以后,中行文子出逃时,有两个去向可以选择,一个去向是曾经帮过他的人,一个去向是他曾经帮过的人,他选择投奔他帮过的人,然后就被出卖了。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因此提出来。
《资治通鉴》的故事,是在这两家上卿全部失势败亡之后发生的,这两家败亡后资源基本被智氏吞并,所以智氏在这时候可以以一家之力压制韩赵魏三家。而这样的家族最后反而被三家瓜分,这其中的故事必然很精彩,而故事的开端始于继承人的选拔。
智氏的继承人选拔其实就是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之所以值得提出来是因为《资治通鉴》里面也提出来了。但是《资治通鉴》里面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智氏一开始在继承人的选择上面就出错了。出错的理由在于智氏族人智果的反对,他说智氏第一顺位继承人优点大大的,唯独有一个缺点“不仁”,然后建议立庶长子智宵为继承人。司马光看到了“不仁”,而我看到的是智氏内部的不和,这么大一个家业,难免让有心人动心,智果未必是见识独到,只是别有用心。所以在建议没有得到采纳的时候,智果果断脱离智氏家族。——我只是坚信人的见识不足以解释很久以后的事情,见解不同也不足以让一个人与家族决裂。
赵氏继承人选拔的方法则要科学许多,赵简子先写了个训诫书给两个儿子。古人很喜欢给自己的儿子写点格言之类的,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听取自己的教导,走上正确的道路。赵简子写了什么现在无从得知,他的两个儿子就这么默默地看了三年训诫。等到赵简子问起来,大儿子赵伯鲁已经把所有的训诫都忘了,连写着训诫的竹简都没有了。小儿子赵无恤不仅对答如流,还把竹简随身携带。如今有人质疑竹简笨重,不可能随身携带,一定是赵无恤买通了赵简子的近侍,才特地在那一天准备好的。但是看看刘备对阿斗说的遗言,只有寥寥几句,诸葛亮的《诫子书》,篇幅也不是很大,所以写在竹简上能够携带也不是不可能。如果是《颜氏家训》这样的长篇大论,那就真是不可能了。赵氏遭到智氏攻击的时候,赵无恤立马想起了赵简子的告诫跑去了晋阳,说明赵无恤这个人还是很听话的。而且这个事情怎么看都是突击检查,不然赵伯鲁怎么就不知道熬夜复习呢?当然,早早就知道为了继承家业而努力,其志不在小,不过也没有现在人想的那么夸张而已。还有一个疑点是赵无恤对赵伯鲁的儿子好的有点过分,难道是赵伯鲁故意放了水?还是赵无恤和欧阳锋一样盗嫂?可为一笑。
要说两家确立继承人的方法,确实是赵氏更胜一筹,但是因为赵氏的对比而反对智氏的做法,这就有点矫枉过正了。宗法制社会,当然是立嫡子为继承人,而且一般是嫡长子继承制,不需要因为智氏败亡而站在上帝视角讨伐智氏的继承制度。赵氏胜过智氏,不是因为赵氏立了小儿子,而是让儿子学习训诫,使他们明白道理。然后选择做得好的孩子为继承人,这就是合理的继承人培养方法。养不教,父之过,智宣子的失误在于不能了解孩子的品行,或者说是不清楚一个统治者应该有的才能。培养接班人,应当是一个集团的重要任务,光有能力而没有做领导人的眼光见识,就不适合培养成接班人。
当然,有时候也可能是别无选择,比如三国陶谦的儿子都不能适应天下形势,只好三让徐州。所以想要基业长青,首先要多生几个孩子,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