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次买下所有枪支
「亲爱的 去有所作为吧
让世界投入爱的怀抱
一次买下所有枪支
丢进太空炸烂」
这段歌词来自1968年美国布鲁斯摇滚乐队Steppenwolf的专辑「Born to Be Wild」。50年后,这首歌曲被滚石杂志收录在《历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曲》中,名列第129首。
「一次买下所有枪支,丢进太空炸烂」(Fire all of your guns at once and explode into space)几乎成了反战的口号,唱出了当时一代美国人的心声。
▲美国布鲁斯摇滚乐队Steppenwolf
这一具有传奇色彩的乐队,当初在起名字的时候却大费周章,最终选定的名字「SteppenWolf」,其实是受一位大洋彼岸的德裔瑞士作家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的影响。
1927年,黑塞发表了可能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荒原狼》(Der Steppenwolf)。
▲《荒原狼》作者:赫尔曼·黑塞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8月
有趣的是,黑塞在这部作品中,曾借主人公哈勒尔之口,说出了对爵士乐的看法:
「我非常讨厌这类音乐,但是它又总是悄悄地吸引我。虽然爵士乐与我格格不入,但比起当代所有学究式的音乐来,我却十倍地喜爱爵士乐,因为它能以粗犷欢乐的节奏深深刺激我的感官,激起我一股质朴而直言不讳的情欲」
由于当时还没有摇滚乐,我们无法看到黑塞对摇滚的看法,但想来应该也是如此。
在《荒原狼》中,黑塞对以往的文化充满留恋、向往,对时下的文化却总是冷嘲热讽,带有鄙夷,乃至痛心疾首。这究竟是什么原因?而黑塞一贯厌恶的美国却在60年代掀起了一股围绕《荒原狼》的「狼潮」,这又是怎么回事?
02.
对世界反而会更好一些
《荒原狼》本身是一部短小精悍的小书。它文学结构复杂,故事却简单。描写了一个知识分子认为自己精神分裂,半人半「狼」,并试图治疗自己的故事。主人公哈里·哈勒尔无意中得到一本小书,并认定自己就是「荒原狼」。他结识了酒吧女郎赫尔米娜和音乐人帕勃洛,开始了「魔剧院」的训练,最后以杀掉赫尔米娜告终。
在《荒原狼》中,黑塞采用三种不同的视角叙述同一个人物。在第一部分《出版者序》中,黑塞化身为房东的儿子,从外部视角描述哈勒尔这只「荒原狼」。而接下来的正文,则几乎是哈勒尔的自述,也形成了一个内部的视角。除了这两个角度,黑塞让哈勒尔捡到了一本名为《论荒原狼——为狂人而作》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里,又以研究的方法和角度,探讨了荒原狼的性质。
所谓荒原狼,就是指虚无主义下、世纪更迭中、战争酝酿时,知识分子无枝可依的境地。他们在「人性」和「狼性」之间徘徊。黑塞如此描写这二者的紧张关系:
「当作为人的哈里(哈勒尔)有一个美好的想法,产生高尚纯洁的感情,所谓做了好事时,他身上的狼……带着血腥的嘲弄口吻告诉他,这场高尚的虚情假意与荒原狼的嘴脸是多么不相称……反之也一样,当哈里狼性大发……他身上的人就……称他为野兽、畜生」
这种紧张的关系始终跟随着哈勒尔,直到他杀死赫尔米娜才宣告结束。
《荒原狼》的作者赫尔曼·黑塞,在20世纪的文坛上可谓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的巨大影响力不仅因为他写出了《在轮下》《东方之旅》《荒原狼》《玻璃球游戏》等一干经典著作,还因为他的反战观点和对二战的预言。
▲赫尔曼·黑塞
作为一位知识分子型的艺术家,黑塞功底深厚、博闻强识。作为一位政治敏感者,他以清醒的头脑面对狂热的时代,毫无惧色地与沙文主义作斗争。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位思想者,一位哲人。在宗教、尼采和东方思想之间,他努力地思考着人类存在的合理性,试图找到某种出路。
黑塞创作《荒原狼》的时候,欧洲刚刚经历过一战不久,整个大陆不但没有在可怖的战争后趋于安宁,反而酝酿着一股种族主义、国家主义的狂躁。奥匈帝国的解体没有使军国主义偃旗息鼓,却让法西斯主义找到了温床。黑塞感到自己被「主战派」包围着,他的反战言论不仅没被重视,反而遭到嘲笑。
无可奈何的黑塞敏锐地感觉到,一场新的战争即将开始,而欧洲人在劫难逃。
这样的心境不只是黑塞自己的状态,那一代知识分子都或多或少有着同样的感受。但是,大多数知识分子并不去试图描述和讨论,而总是选择用行为去绕行。就像达达主义的艺术家们所选择的玩世不恭态度、罗曼·罗兰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等。这样看来,黑塞对待战争与精神困扰的描述就显得尤为珍贵了。
在《荒原狼》中,黑塞将哈勒尔作为传声筒,说出他对战争的看法:
「那个不爱祖国的家伙哈勒尔就是我自己,如果至少有这为数不多的有思想能力的人主张理智,热爱和平,而不去盲目地、狂热地煽动一场新的战争,这对我们祖国、对世界反而会更好一些。」
战争的迫在眉睫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黑塞创作《荒原狼》,但战争绝不是《荒原狼》的全部。相反,整个《荒原狼》关于战争的争论几乎就只有上面引述的段落。而其他大部分的篇幅都在叙述着极其个人化、形而上的心理活动。
说《荒原狼》是黑塞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应该是不过分的。它更像是黑塞的一部自传,因为就连主人公哈里·哈勒尔(Harry Haller)的名字缩写H.H,和黑塞自己名字的缩写(Hermann Hesse)都是相同的。主人公哈勒尔与黑塞一样,都在狂热的沙文主义笼罩下,同时也出现了婚姻问题与个人的精神困境。
03.
都和我无关
从小说本身看,《荒原狼》的「去故事化」结构,其必然结果就是将大部分篇幅让位给了心理描写,而不是去描绘外部世界。整部小说几乎可以算是荣格的精神分析论文的小说版,这应该是黑塞富于创建性的主动选择。
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部看似由「纯文学」大师写作的「纯文学」作品,却出奇地好看、耐读、引人入胜。即使考虑到这本小说使用了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等现代手法,它却仍然令人拿起来就难以放下。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中主人公的自我剖析,《荒原狼》中同样有着大量的自我剖析,这种剖析也许比不上陀氏大胆,却绝对比陀氏的描述更接近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在《地下室手记》里,主人公说:
「我是个有病的人,我是个凶狠的人,我是个不招人喜欢的人。」
而在《荒原狼》中,哈勒尔也说出相似的话:「没有人爱我,却有许多人对我颇为猜疑」;他又说:「我在这个世界上始终是个陌生人」。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19世纪知识分子而指向未来,那么,黑塞就代表了20世纪知识分子,却又怀念着过去。
▲陀思妥耶夫斯基像佩洛夫绘1872
哈勒尔之所以认为自己是「陌生人」,其一,是因为他不满意自己的时代,他说:
「每个时代,每种文化,每个习俗,每项传统都有自己的风格,都各有温柔与严峻,甜美与残暴两个方面,各自都认为某些苦难是理所当然的事,各自都容忍某些恶习。只有在两个时代交替,两种文化、两种宗教交错的时期,生活才真正成了苦难,成了地狱。」
他的时代就是这样一个「地狱」。处于时代中的人没有方向感,各种秩序都出现了失调和紊乱,这是哈勒尔痛心疾首的。
其二,虽然他说「宗教、祖国、家庭、国家都失去了价值,都和我无关」,而实际上,正是这些失去了价值,才造就了他的困苦。哈勒尔的窘境正是由一切价值被取消,人类丧失了存在的正当性而造成的。因此,哈勒尔对「科学、行会、艺术故弄玄虚、装模作样」感到厌恶,对自己才气、爱好、观点和整个思想的「凋敝」与「荒芜」感到痛苦。
哈勒尔的痛苦是一种双重痛苦,它由精神上的虚无主义与外部世界的动荡、混乱构成。这就使得哈勒尔所代表的敏感的知识分子不得不做出回应。这样,哈勒尔的精神分裂虽然是有些戏剧化的,却也是具有典型性的。而哈勒尔背后的黑塞,正是由于注意到他自己的感受所具有的典型性,因而才将其用戏剧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04.
「人性」和「狼性」
《荒原狼》中与人性斗争的狼性,表面看像是一种颓废的、堕落的、残暴的利己主义。而当我们考虑到20世纪初的一系列政治斗争、军事行动和思想变革之后,这种「狼性」就不难理解了。
从文化的方面看,以卢梭、歌德、席勒为开端的浪漫主义,最早只是对科学、理性思维的一种反叛。而到了19世纪末,科学的普及既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享受,同时也显露出了它的可怕。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就认为,人类状况的恶化在于宗教的废弛、技术的进步。
到20世纪初,这些现象形成了化学反应,引起一系列动荡,原有世界的平衡被彻底打破,而感受这些变化最深的就是欧洲。
作为以往世界的霸主,欧洲的地位逐渐被美国取代。一些国家在一战后失去了国家的概念,成为了「陌生者」,另一些国家加强了国家主义,变得疯癫。前者是奥匈帝国,后者是德意志。
在逐渐没落的资本主义,和大行其道的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之间,黑塞难以选择。而在信仰失去了说服力,科学只提供技术和武器却不能照射人心的时代,虚无主义降临,黑塞同样找不到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黑塞,还是哈勒尔,他们要么选择已经显得虚伪的人道主义,要么选择虽然无情却牢不可破的虚无主义真理,前者是人性的,后者是狼性的——这正是《荒原狼》的主题。
可以说,黑塞的一生都贯穿着这样的一个主题。他试图为欧洲、为德国,找到一条更正确的道路。他阅读老子的《道德经》,研读《周易》,接触印度哲学,又受到尼采、叔本华、荣格的影响。
然而黑塞绝不是这些思想的简单糅合物,他思考的深度具有哲学的超越力,但他小说家的敏锐和意象创造力又使他不会完全走向形而上的道路。相反,不论是在《荒原狼》中还是在《悉达多》《玻璃球游戏》,他都始终更在乎个人的改变与超越。
▲赫尔曼·黑塞在乡下。他一生追求个人解脱,亲近田园生活
在书的后半部分,黑塞用超现实的手法描绘哈勒尔的内心斗争、自我超越。他用赫尔米娜来试探哈勒尔,就如同梅菲斯特在试探浮士德一般。赫尔米娜代表的是俗世的欢乐,是肉欲的显现。娱乐、性兴奋、麻醉,这些都是黑塞所厌恶的。
虽然黑塞并不否定娱乐能让人忘记痛苦,产生改变的事实,但他与他笔下的哈勒尔一样,都是苦行主义者。
黑塞同时塑造了另一个与赫尔米娜相对的人物帕勃洛,让他去改变哈勒尔,使哈勒尔学会「笑」。另外,书中还时常出现歌德、莫扎特这样的「不朽者」,他们与哈勒尔对话,启发哈勒尔,最终使哈勒尔杀掉了内心中的赫尔米娜,完成了一次「灵修」。净化了自己的灵魂,以求一种心灵和谐。
05.
总有一天会学会笑
《荒原狼》整个故事的结尾是开放式的,我们无法知道哈勒尔是否成功了,他有没有自杀。但在这个过程中,黑塞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他所欣赏的道路。哈勒尔在过去健康、激情、田园诗般的生活,与如今颓废、疏离、孤独的生活之间选择时,黑塞像尼采那样,为哈勒尔指出了一条超越之路。
在黑塞看来,只有每个人的自我拯救,自我超越才能真正改变现在的精神困局。而超越本身则是对庸俗、娱乐、懒惰、幻觉的超越,是苦行的。
正如他在书中《出版者序》这个部分里,让房东儿子对哈勒尔的去向议论说:
「我坚信,他没有自杀。他还活着,住在什么地方……他知道自己孑然一身,不属于这个世界,但是他不会自杀,因为他残留的一点信仰告诉他,他必须把这种苦难,心中邪恶的苦难,忍受到生命终结,他只能受苦而死。」
也许,在读完《荒原狼》之后,我们并不会觉得释然,并不能获得一种轻松易行的方法去解救我们的心灵危机。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荒原狼》至少给了我们「直面惨淡人生」的勇气,它将现代社会的问题解剖出来,摆在我们面前,谁都不能再去忽视它们。就算我们忍受不了黑塞的苦行主义方法,也必须自己去寻求方法。
1946年,他因这部《荒原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部书一经付梓,就震动世界,其影响在年轻人那里尤其能引起共鸣。
耐人寻味的是,正是《荒原狼》中纯然的内心描绘,而不是反战的言论,打动了多年后美国的反战青年们。这种现象可能会让黑塞感到意外,毕竟在他心里美国人是不学无术、娱乐化的,他们怎么会对如此「纯文学」的作品如此地着迷呢?
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荒原狼》虽然不描写战争和意识形态,却着实反映了在时代的阴影下,个体的精神状况。
在我们眼中,或许六十年代的美国是浮夸、颓废、糜烂的,是「垮掉的一代」,但我们不能忽视掉的是,在这些不可救药的表象之下,确有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一种超越的精神和寻求解脱的思想。
这种思想不仅对于美国不啻为一种解药,更为整个现代世界提供了一种出路。可以说,只要人类还未解决现代性与人性的矛盾,这种自我的斗争就永远不会停止。
问题是,是消极地承受它,还是积极地超越它,这才是需要考虑的。
当然,黑塞的答案是后者。哈勒尔在《荒原狼》结尾处说:
「我准备再次开始这场游戏,再尝一次它的痛苦,再一次为它的荒谬无稽而战栗,再次并且不断地游历我内心的地狱。我总有一天会更好地学会玩这人生游戏,我总有一天会学会笑……」
在这里,「这场游戏」是苦行主义的冥想与自我超越。通过「游历」自己「内心的地狱」唤起对抗真实的勇气。这样,他才可能真正学会如何去「笑」,如何感受人生旅途中短暂而永恒的美。
这或许才是黑塞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