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是作为教师的必修课,它是一门由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交叉形成的独立学科,其学科体系、研究方法等都已经比较完整。
既然是教育心理学,顾名思义,包含心理,教育,教学等方面。学科发展成熟,我个人对此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以后的时间里我将每日固定更新部分内容,监督自己学习并且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我们共同进步。
我们总在讲心理研究对人的成长,人的教学至关重要。那问题是,究竟有多少人能够讲清楚心理发展理论?各自有什么特征?各自有什么不足?我们能从中获取到什么?
许多本教育心理学的书上讲到这样一句话:心理发展有其规律。林渥斯指出,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生命发展和毕生变化的过程。其实主要包括两方面: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二者都是量变质变,简单复杂,由易到难的过程。而心理发展规律包括例如:遗传环境作用,心理发展的连续、阶段性,方向、顺序性,共性个性,不平衡性和差异性。
强调最后一部分(强调原因是以前只听过这个概念,并未探知具体内容。)的心理发展规律即: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关键期。例如:儿童的发散思维,3-4岁第一个增长期,7-8岁第二个增长期,快速增长期的发展要比之前快许多。再有就是关键期,2-3岁口头语言发展关键期,4-5岁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理论指导实践:日后班内小伙伴有孩子了,教宝贝英语时候是不是可以参考一下这个?);而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4-9岁。
具体时间会因个体差异性有先后差异,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不平衡性和关键期之后,对我们的教学也是指导作用。毕竟心理发展是有效教育的基础和前提,而有效教育能够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望各位批评、补充、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