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一陈
为什么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学习走路、说话,跌倒了,说错了,并不会觉得害怕和丢脸?而当我们长大后,懂得了更多事情之后,反而害怕说错话做错事?
为什么有的人在事业上达到一定的成就之后,会止步不前甚至开始走下坡路,而有的人却能一直往上走且越走路越宽?
为什么有的人的婚姻生活一地鸡毛,甚至走到了离婚的地步,而有的人却能长期维持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
为什么呢?因为思维模式的差异。
一、人的两种思维模式
大部分人身上具有两种思维模式,即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认为人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这类人总想证明自己的智力、能力和个性,他们对自己评价的准确率不高,同时希望确保自己一直是成功的。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这类人往往会认为是别人的过错,且无法接受自己的失败。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则认为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对自己现有的水平,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对待。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这类人会进行自我反省,并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就把自己定义为失败者,而是会以积极的心态继续学习。
两种思维模式的比重决定了人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
心理学上有个关于情绪的概念叫做洛萨达心理线,即一般我们的稳定情绪里,包含了积极的部分和消极的部分,其中的比例大致是17:6。当积极情绪比低于17,或消极情绪比高于6时,人就会急速走向消极。
这个概念也可以用来解释人身上共存的两种思维模式。
当一个人身上的成长型思维模式比重大大超过固定型思维模式,那这个人就可以被称为成长型思维模式者。
反之,即固定型思维模式者。
二、思维差异决定人生深度
我们总结很多位在各个领域获得成功的名人的案例之后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体育界,很多人都相信天赋。他们会说,某某有运动天赋,所以他才能取得成功。但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都知道迈克尔·乔丹是著名的篮球明星,却鲜有人知道他背后的故事。
在高中时,乔丹被校队淘汰了。他非常沮丧,回家向母亲倾诉。他的母亲说,那就回校好好训练。从此之后,他每天早上6点就离开家到学校练习。
如果输了比赛,他会在赛后回顾自己的表现,总结不足之处,然后更加努力地练习。即使赢了比赛,他也会对不满意的地方作出调整。
后来,因为年龄原因,他的体力和灵活度不如以前。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他改变策略,更加注重协调性和动作的训练,把劣势转变为优势。他说,我可以接受失败,但我无法接受从不去尝试。
三、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
1. 大部分人都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和固定型思维模式的混合体。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我们首先要承认它、面对它、接受它。
直面自己的不足,才有机会把不足转为优势。
2. 观察是什么引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它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比如,当你辛辛苦苦熬夜做了几个晚上的方案被领导否决的时候,你当时是什么感觉,你是不是沉溺在挫败感中无法自拔,或者满心愤怒咒骂领导刻意刁难?这些情绪最后导致你做出了什么决定,或者付诸了哪些行动?
3. 当你发现你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出现的时候,不需要去遏制它,而是学会正视它、跟它沟通。疏而不堵为上策。事实上,固定型思维模式是为了保护我们,让我们感到安全。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受到别人的责备的第一反应是反攻或者防御。只是这种思维会限制我们的成长,所以我们需要用成长型思维模式去和它沟通。
改变的过程是痛苦的,我们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要和自己过往的认知作斗争,这个过程充满未知,而未知令人恐惧。
但是,固定型思维模式是局限、狭隘的,它会让我们的人生变得脆弱。只有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具备反脆弱性。
杨澜曾说,一个人可以不成功,但是不能不成长。
用成长的思维塑造自己,你才能向上发展。
改变也许艰难,却从未有人说过不值得。
欢迎关注@陈一陈写作,每天与你分享写作干货与成长心得,用理性的思维看待感性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