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伏了。
它代表着长夏的开始,也标志着三伏天正式开始。
我在微信 读书上看完了《单桂敏艾灸全书》。
2024年的三伏天,一共有40天,这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段。寒湿重的人抓住驱寒除湿的最佳时机,效果自然会事半功倍。
如何在家实施三伏艾?
工具只是用来辅助的,最好是手持艾条施灸。一个穴位一个穴位的灸,效果是最好的。手够不着的穴位,推荐使用木制艾灸盒和艾灸架。
艾灸盒的选购,建议选择木制的,竹制的易炸裂开缝。内衬选择铁皮的,锡箔纸的容易坏。
带手柄的木质艾灸盒,可以自己拿着手柄放到后背,不用求人。
背部,一般灸膀胱经的背俞穴或督脉,以温阳通络为主,穴位不要太多,温度也不要太高,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背部艾灸盒,一般用三针的就可以了。
单联艾灸盒可以灸单个穴位,比如脚底的涌泉穴。
日常养生,可以用随身灸保健。随身灸的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艾灸。缺点是效果缓慢,操作不慎易烫伤。
葫芦灸是一大片热,艾灸的能量不容易被身体吸收,选穴不准容易上火。
长蛇灸(督脉灸),热力太大,容易伤阴。
艾灸的顺序不要搞错哒。一般来说是先阳后阴,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后腹。
如果自家有三年陈艾的,可以自己制作艾柱。
制作方法:陈艾晒干,去除杂质和艾杆。留下纯艾叶用粉碎机,分次打成均匀细软的艾绒。
取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桑皮纸上,卷成直径1.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一定要卷紧点,最后用糨糊封口。某宝上买“卷艾机”,便于操作。
你可以在中医馆或医院买艾绒柱,但以次充好的多,以当年艾充陈年艾的多。相对来说,贵的质量会好些。
如何挑选“好艾”?
好的艾柱外形整齐,结实而不松散。其味芳香,没有当年艾的青草味。火力柔和不刚烈,弹掉艾灰,看上去是红透的样子。这样的艾条渗透力大,灸感强疗效好。艾烟淡白、不浓烈不刺鼻。
什么是隔姜灸?
取老姜一块,切成厚约3毫米的片,大小视穴位所在的部位和选用的艾柱大小而定。等到有局部有灼痛感时,稍微提起姜片,或更换艾柱继续灸。一般每次灸5~10壮,以局部潮红为度。
什么是悬灸?
将点燃的艾条悬在穴位上2~3厘米,静止不动。悬灸可以用艾灸盒代替。一般每个穴位艾灸15~20分钟。
什么是回旋灸?
将点燃的艾条的一端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方向平行往复或顺时针或逆时针地旋转施灸,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度。
回旋灸的作用范围大,适用于风湿痛和神经麻痹等症。
什么是雀啄灸?
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雀啄灸的热感强,操作时要避免灼伤皮肤。
艾灸后常见的反应:大的灸疱可以用缝衣服的针,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后刺破水泡,用碘伏涂抹渗出的液体,避免感染和衣服摩擦,不可用创可贴盖住灸疱。
艾灸后可以喝红糖水或温开水,不要喝菊花等寒凉饮料。
50%以上的人会有返病现象发生,没有也很正常。皮肤起红疹、硬结,是排毒的一种表现。
灸后尿频的,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妇科有问题。频繁腹泻且气味极臭的,一般胃肠有问题,或有肿瘤发生。以肠道问题居多。
有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表现,应多喝水,或喝绿豆粥或莲子汤,严重的暂时停灸。
有的艾灸时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症状,停下来休息几日。
有人会肢体冰凉,是寒气在体表的反应。起泡和起红疹是一种排病反应,是邪气外排的表现。可以点刺放血或刮痧排毒,给病邪以出路。
有了灸疮或水疱,就不要再继续艾灸了,待灸疮愈合后,继续施灸。
艾灰可治疗湿疹、牛皮癣,脚气。在好的艾灰里面加一点香油,涂在干燥的湿疹或皮炎部位后艾灸。
施灸时要注意力集中,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范围,误伤皮肉,浪费时间。
初次用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柱,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逐渐加大剂量。
艾灸前后,宜各喝一杯温水。
艾灸罐用一段时间后,用食用碱和开水浸泡,用旧牙刷清洗。
初伏灸背,以疏通督脉和膀胱经为主。
建议艾灸以下穴位: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腰阳关穴、心俞穴、膏肓穴。
艾灸是一种生活方式。愿“真艾”和阳气伴您,健康喜乐每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