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力
杨绛先生在给年轻人的九个忠告中,有一个是:“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在于想的太多而做的太少。“一个人平均每天能有几十个想法,但真正落实下来的想法可能一个也没有。试想每天只有能踏踏实实的落实一个想法,生活也一定会有让自己惊喜的突破。这就是拥有非凡行动力的重要性。机遇总是更快的拥抱那些奔向他们的人。
毛姆在读书笔记里曾经记录过这样一个故事:
东方有一个国王,希望成为一代明君,便派精锐学者去世界各国收集智慧警句,编纂成册供自己研读。
5年后,学者带回来5000本书册,国王太忙碌,没有时间看,让学者精简书籍。
10年后,学者带回来500本精简的书册,国王还是没时间看,让学者再精简。
15年后,学者又带回来50本书册,国王仍然觉得很多,下令继续精简。
最后,学者带回来1本书册,而此时国王已经垂垂老矣,命在旦夕。最后国王一本书也没有看。白白可惜了那么多好书。
现实生活又何尝不是经常上演这样的故事?2018年我要对100本书,2018年我要多陪陪父母,2018年……信誓旦旦的立了很多flag,最后连一本书都没看完。想法那么多,却没有实际行动支撑,白白浪费了那么创意。没有行动力,空有想法,永远只能原地踏步。
有了想法就立马着手行动,在过程中不断修正行动,就能越来越接近自己的目标。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想法不够好,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最后就这样一直纠结在考虑当中。但问题的关键是,没有行动,再好的想法也是空想。
有关于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一个故事:
一天,扎克伯格心血来潮想做一个评价女生相貌的网站。
想法一出来,当天晚上扎克伯格20:13回到宿舍。
22:17开始着手做faceMash。
凌晨2:08,萨瓦林回来提供了算法公式。
该产品上线之后,凌晨4点流量异常,弄垮了哈佛校园网,惊动了校方管理人员。
也就是说,扎克伯格花6小时实现了想法,行动力不仅惊人,简直可怕。
不断学习的能力
想成为梦想中的自己,不仅在于读书的十几年努力,更在与毕业之后的不断成长;想成为梦想中自己,不仅在于工作的8小时之内,更在于工作的8小时之外。现代社会最可怕的是毕业之后不学习。当初毕业的时候最优秀的同学进入的机关单位,成绩不太理想的进入了社会,几年之后,同学聚会。发现那些在机关单位工作的人反倒不如那些进入社会的同学,不仅是经济条件不如,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落伍。明明30岁不到的人,已经显出了50岁的精神状态。
拥有不断学习的能力,任何时候改变自己都不晚。记得之前中央美术学院的90后保安,利用上班业余时间,自学画画,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和心仪的专业。
摩西奶奶七十多岁才开始画画,在这之前,她一直从事精纺羊毛的刺绣工作。但她的画却取得了巨大成功,在她逝世之后,美国为她发行了邮票。
阅读的能力
林语堂说:“爱读书的灵魂都会优雅起来。“
众所周知,娱乐圈的胡歌在人生经历了车祸毁容后,坦言是黄磊老师推荐的书、易中天老师的《百家讲堂》让自己找到了活着的意义,并且越活越精彩。
胡歌说:“在阅读中,我与故事里的他心意相通,于是更懂得什么是执着,跟随书中的人物,体验宿命的起落,就是在理解如何与命运共处!而读懂了主人公的每一次犹豫,似乎自己也更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沉静的抉择!”
后来当胡歌凭借琅琊榜重回事业巅峰的时候,他不是选择乘胜追击去演电视剧,而是选择去美国求学。
我们读过的书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散发着迷人气息,它让我们的谈吐更优雅,让我们更富有思想,让我们在不经意间获得我们想要的一切。
读书的人总是有种别样的魅力,他们站出来稀疏平常,一开口惊艳全场,比如:陈道明。
有人问冯小刚,娱乐圈谁读书最多,回答:陈道明。
陈道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休息一两年,在家中读书,深居简出。
长时间的阅读浸润,使陈道明有一种说不出的儒雅气质,不想演员,倒更像大学的文学教授。
阅读带给陈道明的影响处处可见,前段时间疯传的京圈大佬聚会,陈道明的反应可谓典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