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父母的语言就像一个诅咒,伴随孩子一生
前几日,带着孩子在商场旁的一个图书义卖的摊位闲逛寻宝,我和儿子正翻阅着各种书籍,一阵严厉的责骂声传来“你还买书,你上次买的书你看了吗!你就是看着封面好看想往回家买,书是买来读的,不是买着好玩的!你读这些书了吗,就知道买买买……”。
我抬头一看,一对母女,母亲大约40岁左右,滔滔不绝对着她女儿大声吼着,大约10岁左右的女儿面无表情的翻翻看看,最后离开了。我当时心想:多么可惜,即使有一颗想要跃跃欲试的心,也被这位母亲的疾言厉色给打消了。
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动机、坚持的行为、激励三个要素构成。在我看来女孩对封面感兴趣起码也算兴趣点之一,有兴趣便能引发动机,有了想尝试的动机才会去行动,尝试阅读的可能,才能感受到阅读带给她的收获。
爱尔兰你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没有人喜欢被批评,母亲的责骂已经浇灭了女孩对书籍燃起的微弱火苗,而父母的批评往往给孩子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心理学家们研究认为,成人的早期的决定将构成个人逻辑,“我不会读书”这个咒语或许伴随着女孩儿一生,导致她失去自信和勇气。
02-孩子喜欢上阅读,通常都是有人引领他进入书籍的奇妙世界
一个孩子通往阅读的道路,从来都不是单独的旅行,最重要的陪伴来自于父母。
这让我想起了在一次培训学习对同学分享的亲身经历。她是一位3岁宝宝的妈妈,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从几个月开始便和孩子一起践行亲子阅读。刚开始的路很辛苦,几个月大的孩子还不能集中的听内容,孩子更大的兴趣是“吃书”或者“撕书”,她尝试着不同的方法去尝试,让孩子感受到书籍的有趣。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她不断的往家里买书。为了让孩子读更多的书,她去绘本馆办借阅卡,每周雷打不动的去换新书,还要定期的带孩子去图书馆、绘本馆,感受和小朋友一起读书的氛围。她说坚持的路上也很辛苦,会遇到买了10本书,也许孩子只喜欢其中的1本的情况;也会遇到家人的质疑,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多书,孩子又不喜欢看;还有来自自身的,比如工作已经很累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还要给孩子读书,差点快要放弃了。
可是,随着孩子慢慢成长,她的坚持换来的收获,她的孩子从一个“吃书”宝宝变成了一个爱读书的小家伙。坚持两年下来,现在孩子每周会定时的催促她去绘本馆换新书,有时候贪心的一次挑上30本书让妈妈读。现在他们已经一起读了1000多本绘本,未来还要一起坚持下去。她还说,自从有了孩子,她自己也不停的看书学习,逼着自己成长。她每天坚持4:30起床看书,宝宝已经习惯起床就到书房找她。她说,未来当孩子回想起来这段记忆,回忆起妈妈认真看书的样子,能鼓励孩子。
03.做到三点,让孩子爱上阅读
·3B原则打造阅读环境。Book(书籍),让孩子拥有自己的书,甚至可以写上孩子的名字,告诉他这是属于他的。Book basket(书架),放在餐厅、客厅这些容易看得到的地方,让孩子可以快速的找到他们想要的书籍。Bed lamp(床头灯),为孩子准备一盏床头灯,告诉孩子如果你愿意读书,可以让台灯多亮15分钟,孩子会乐于为晚睡而爱上阅读。
·关掉电视和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阅读。当我们选择某一样东西的概率,会涉及到所获得的收益和报酬是否成正比,比如说你今天很想吃披萨,但是最好吃的一家披萨店距离你有1公里而且过去还非常堵车,而味道一般的距离你只有100米,步行就可以过去,你选择较近的这家的概率会比好吃但距离远的披萨店的概率高,这是选择分子式告诉我们的道理。让孩子爱上阅读也是一样,动画片的吸引力会超过看书,所以孩子选择动画片的概率会更高,减少干扰,创造阅读环境。
·减少批评。记得在一本学术著作《心智、脑与教育》这本书上看到脑科学家们研究人的大脑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其中的结果是情绪对学习有远大的影响。我们的大脑分为高级脑区和低级脑区,而杏仁核就像一个守门员,当我们感受到威胁时,杏仁核会将信息传入低级脑区,我们就会首先去反馈感受,开心、难过。当处于非威胁状态时,大脑才会将信息传入高级脑区,我们才会去想我学到了什么,该怎么利用这些知识。总结来说,情绪引导学习,就像船舵与船的关系。人只有在生理和心理都感觉安全时才能集中,好的情绪对学习有益。
爱是一把温暖的保护伞,相信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而爱有时候也是一把利剑,以爱之名,把彼此越推越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