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辛德勒的名单
文 | 跃犇
很多朋友对一件事应该不会陌生,就是在看书时候,总会有一些不知不觉打动你的文字作品.即便是你通篇看完了整本书,都会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所以除了回头在读一遍,你还可以去看看他有没有被改编的影视作品。一部文学作品被改变成了影视剧,恰巧你俩都没看过,那他们一定会有一个看的先后顺序。我碰到很多次这个事情,受伤很深。所以自己做了点总结。之后要我选择的话,我会把首选交给影视剧,因为你看书的时候,你会不自然的被带到书中那个场景,脑海中勾勒出男女主角的样貌、性格和展现的状态,甚至我还有点喜欢构思哪位演员出演哪一位角色比较好。慢慢跟着书中剧情的发展角色在你脑袋里的形象越来越丰满,等你在看的电影的时候,如果哪位剧中演员的演员形象和你构想的有偏差,或者展现出的样子与你的想象有出入,你就会感觉整部电影失去了该有的味道,会让你感觉非常失望。我也听过身边的朋友因为一部片子的一个角色的出戏,干脆直接放弃掉了整部影片。所以等我被影片轮番教育过后,我长了记性。经过改编的著作,还是要先看电影比较好。当你带着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再去回头看一次原著,反而原著的内容能让影视剧的角色更加立体。当然如果这个文字改编的影视作品不是很成功,那也不能全赖人家电影人,毕竟众口难调。把动辄几十万字的故事,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装在一个人脑袋里,还得让这些角色深入人心,显然是件需要非常深厚功力的事情。毕竟第一部电影出现到现在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能够留在人们心中、甚至超越原著的作品只有极少极少数。
前段时间我又回头看了一遍《辛德勒的名单》,上次看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前了,不过好的电影是不会让人又疲劳感的,你不会抗拒再来一次。但这部电影确实太沉重了,不光是对我们看电影的人,就是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在接手这部电影之前还百般纠结自己能不能拍好,这时候的他已经拍出了很多像《大白鲨》《第三类接触》这样的电影,已经是名声在外,但还是屡次邀请别的导演执导这部电影,可以想见这部电影的厚重。在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里面出现的场景除了奥斯维辛之外,基本都是在真实的发生地拍摄的,甚至参加拍摄的部分演员就是集中营的幸存者,甚至说是在集中营出生长大的孩子。所以这部影片就显得异常珍贵。当然好的影片肯定不是这些堆砌出来的,但好的电影一定少不了对每个细节的极致要求。
之后有一次在图书馆,我无意间翻开了有本书,慢慢让我拼凑起一些关于集中营那段历史,这本书的名字叫《活出生命的意义》,猛一听还以为是本鸡汤书,后来才知道跑到中国来才变成这个名字,当时看了简介之后还是决定把这本书看完。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集中营的幸存者。
集中营遭遇
落入集中营,这是一个很残酷的事情,对于弗兰克尔来说其实也是一个矛和盾的问题,当极端的精神和身体困局发生在优秀的心理治疗导师身上会发生什么后果?维克多·弗兰克尔最终给出的是一份标准答案。
在集中营,相比一个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的生存环境无疑显得更加恶劣。不过脑力劳动者绝对不意味着一无是处,现实告诉我们,无论处在什么情况下,有点东西傍身总归是不会错的。在纳粹军官发现他才能被派去做医护工作之前,他也经历炼狱般的生活。
集中营是一个残酷而简单地方,里面的人之所以能生存,唯一的原因就是他们还有利用的价值,不管是铺铁轨还是抬尸体,体力劳动虽然廉价,但这是绝大多数人都能仰仗活命的东西。如果你偶然得了重病或是不再有勇气坚持,结束苦难的时候就到了,毒气室和焚烧炉会耐心的等待每个人,囚徒生死的决定权就在纳粹军官轻飘飘的一句话或是一个手势里边。集中营的每个人都知道这种可能发生的结果,所以对生活还有希望的人,就必须装出精力充沛的样子卖力干活。试图用行动去告诉那些管理者,我还有用。不过也只有到这种极端环境,才能让人开始反思生活的意义。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生活给人们背上了苦难的同时,还要注视着你要不要带上憧憬和期待。
弗兰克尔就是那个带上希望负重前行的人,当然要在这种地方生存,除了坚持还得有足够的运气。显然刚开始上天并没有站在弗兰克尔这边,当押运他们的火车缓缓停靠,路牌也逐渐清晰起来——一串字母赫然在列,奥斯维辛,人们被吓坏了,纳粹最臭名昭著的集中营。慌乱中他们被赶下火车,列队站好等待分配,一名纳粹军官挨个打量后把他们分成两拨,弗兰克尔被划到了右边。这次老天眷顾了他,被分到左边的人被告知排队洗澡,大家攥着肥皂鱼贯而入,随后化成了一道青烟,他们被带去的是焚化炉。被分到另一边的弗兰克尔,也被安排去洗澡,被分到右边的人惴惴不安,空荡的房屋看不到什么光亮,没人知道里面会发生什么。管道一阵急促的声音传来,喷头开始微微晃动,人们的心都吊到了嗓子眼里。直到里面流出了水。整个浴室都沸腾了,大家开心了插科打诨,互相开玩笑,整个场面好像从自己葬礼变成了一场复活宴会。
但我们换个角度来想,如果没有危险的潜伏,激动和兴奋也就无从谈起。危险一方面强化你忧虑的同时,也强化了你对快乐的感知。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产品的广告,觉得非常好。“为生活中的小惊喜而感动。”
带着末日的心态去生活,或许会让我们对快乐更敏感。我们的快乐会来的更强烈。
当时人们洗完澡之后,快乐就逐渐散去了,接下来的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一切办法活下来。关押到集中营的人们被强迫做极其繁重的体力活,而他们能分到食物的也仅仅只有每天300克的面包和一公升汤,这点食物完全支撑不住他们工作消耗的体力。就像我们开始说的,他们的面前只有两条路,坚持下去等待希望的到来,或者停止劳动结束痛苦。
不过人们往往总会犯一个错误就是:高估自己,低估时间,坚持就像人们果腹的面包片,总会消耗殆尽的一天。钟表上的指针一刻没停下转动,弗兰克尔身边的人倒下的越来越多,不管是生病失去劳动力,还是放弃活下去的勇气。当见惯了离开的人,活着的人也就失去了悲伤的能力。与此相对的是,更多留下的人展现出更强烈的求生渴望。他们更关心离开的人还留下什么自己可用的东西。到这个时候,死亡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令人畏惧。不管是对于别人,还是自己。结束生命的确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过同样只有这时候才能显示出坚持的价值。书中提到了一个事情,让我印象深刻。和弗兰克尔一同被关在一起的人,告诉弗兰克尔自己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个声音告诉他三月三十号就能得到解放,他相信这是上帝对他的眷顾。随着日子逐渐临近,他们知道战争是不可能在哪个日子结束的。就在前一天,哪个人病倒了,没过几天就离开了人世。为他治疗的医生相信,他是因为病痛折磨而死。但只有弗兰克尔知道,希望破灭才是杀死他的凶手。
囚徒困局
他的朋友没能坚持到解放的那一天,但弗兰克尔等到了。我一直以为,囚徒渴望自由,就像猫喜欢吃鱼一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没想到,他们在离开集中营后并没有显示出喜悦与亢奋。而相反在他们身上出现了“人格解体”的状态。他们感觉这一切发生的并不真实,像是沉睡的人做的一场梦。甚至还有的人会失去了感受的能力,他们不会哭,也不会笑。想要恢复到正常人的生活当中,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一个职业心理学家的好奇让弗兰克尔在离开集中营后,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最有可能活下来。答案让人有些出乎意料,弗兰克尔和曾在不同地区做过相关方面研究的专家进行了调查和探讨,最终惊奇的发现他自己的经历就是问题的答案。在集中营里,一直让他牵挂的除了同样身陷囹圄家人之外还有一个事情,就是创作。被运往奥斯维辛的时候,他还没完成的手稿就藏在他的大衣里,但很不幸在检查的时候被发现了了,失去手稿的他陷入了巨大痛苦,在家人遭受的苦难的时候自己无能为力,就连自己的心血创作也保护不了,这让他开始思考活下去到底还有没有意义?
当然这不光是弗兰克尔自己这么想,集中营的所有人都在想,大多数人不停的祈祷希望能够早日离开,如果出不去的话,一切的所受苦难就变得没有意义。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选择,尤其当人们已经不再害怕死亡,解放又遥遥无期的时候。弗兰克尔没有放弃,他决定要重新把这本书完成,这个事情也一直贯穿了他整个集中营的生活,直到解放的那一天。
有人曾经说过一句话:那些杀不死你的,必定使你坚强。
在他生命最艰难的时刻,完成书稿就是他生活下去的意义。当度过了那漫长的苦难岁月,接下来他的生活就被自己填充的无比精彩。老爷子67岁,跑去考飞机驾照,80岁去登上了阿尔卑斯山,让人不得不佩服他饱经沧桑却又旺盛的生命力。
意义疗法
前段时间一部日剧《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把“社畜”这个词带到了我们身边,引起无数朋友的共鸣。被生活和工作轮番折磨到生无可恋,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来,好像是“社畜”的一个常态。我们之所以要聊到这本书,也是因为这本书是一副解药,他说我们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存在的意义。这么听起来还有点鸡汤的意思,不过弗兰克尔提出的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一套方法论。每个人的喜好和追求不一样,当然存在的意义就有千差万别。当没有百试百灵的万金油让你瞬间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但几个方法或许能给我们帮助。
第一条就是工作,就是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工作是个很特殊的东西,可以把他看作衡量一个人对社会贡献的标尺,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但我们会发现,有的人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爱,但更多的人会表现出厌烦。所以如果想让自己对工作不那么抗拒,只是习惯重复的工作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找到工作背后的意义和动机。我的朋友曾经在一家家政公司从事销售工作,这个公司拥有从培训到驻派的一条龙服务,是一家国内很棒的家政公司。但我的朋友告诉我他工作的并不开心,最后选择结束了这份工作。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整天都在重复那些销售话术和恼人的售后问题让他烦躁不已。但当他提到自己也很看好家政行业的时候,又显示出一份懊恼的神情。他说其实在那个公司还有很多东西值得自己研究和学习,但是当时自己只是一心反感这份工作,完全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跟他的聊天也让我收获颇多,如果我们只把手头的工作作为赖以谋生的手段,我们只会希望付出更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处理事务,当然我们的积极性就难以提高。如果我们抱着一份不断摸索和求知的心态,去全方位了解我们所处的工作和行业,我们就是以一个创业者的眼光在审视工作,你会对自己未知的事情充满好奇,释放出自己的求知欲望,并在自己的努力下推动那个自己认为可以得到改善的地方。
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的前提是,拥有理想中那个人眼光的高度。
第二是体验。通过体验某种事物,从而发现生命的意义。比如说搞对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两个人因为爱慕和欣赏走到了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对彼此越来越熟悉,慢慢就会有对未来的非常非常美好的想象,
爱会给人带来的无比强烈的责任感,对未来充满期待并会为之努力。
所以我们在体验一种事物的同时,其实也会让我们发现生活的价值。我们需要给自己装上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第三是面对苦难的态度,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不是我们能单方面选择的,命运的力量无法抗拒,不过我们能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西南联大,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当时的各科系超级豪华的教师阵容,星光璀璨。当时的学校在咱们今天的昆明,在这之前,还有一段小插曲,清华北大南开的师生最先被安排搬去了长沙。1600多名师生浩浩荡荡,长途跋涉1500多公里,上了还没几个月,寒假通知出来了,下学期开学就得去昆明上课了,这下好了,又得跑去昆明。又得一千多公里,那时候在打仗交通不方便,迁移主要被分成两路人马。身体不好的就走海路,从广州绕到越南,再到昆明。另一边走陆路,除了坐车的人。之外还有三百多身体不错的老师学生,干脆用脚丈量河山,三千五百里路,一直走了68天,才到昆明。当时闻一多先生也在队伍里面,俩月没剃胡子,去了昆明干脆和李继侗先生相约,抗战不胜利胡须也不剃了。非常辛苦也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环境洋溢的青春和浪漫。
当时的生活环境,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太难了。本来西南联大准备的是请梁思成林徽因夫妻俩来设计校舍,两人欣然领命还挺高兴,没多久就一所现代化大学图纸就设计好了。不过迫于经费,最终建成的西南联大校舍比较惨,学校最豪华的就是瓦房图书馆了,条件还算不错的是盖着铁皮的教室,每当下雨的时候,房顶就劈里啪啦,吵得没法上课,才有了陈岱孙先生让学生们“静坐听雨”的故事,当然,这还算不错的。最差的就是学生和老师的办公室,还都是茅草顶。知道消息的梁思成气的瞪眼拍桌子,都盖成茅草屋了,还叫我来干嘛?
就这么恶劣生活环境,都还没办法保证大家的生命安全。很多从东南亚来的援华物资都得借道昆明运到“陪都”重庆,就搞得日本人对昆明十分忌惮,时常搞搞空袭。每次听到警报声,西南联大的师生都得跑去避难,就跑进进防空洞避一避。不过炮弹也没打扰到他们的生活,他们只是换了一个地方上课,电影《无问西东》里边的那个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老师学生们在防空洞里边继续上课,有抱着化石标本、捧着课本小说,你完全看不到那是受难者的神情相反陈寅恪这样的先生,没事编点调侃的对联说他们是“见机行事,入土为安”。
如果说有什么事能够称得上苦难的话,那这一定算的上。冒着随时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险,一个能静心听课,一个又能专注授课。抱着这样面对苦难的态度,还有什么能让他们屈服呢?今天借这个故事把勇气送给大家和我自己,希望我们都能在未知的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