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岁渐长,日子也仿佛过得有些麻木了,不觉,又是中秋来临。
传统节假日,似乎失去了应有的仪式感和氛围,更像是一种敷衍。
月饼,是照例要准备一些的。但,面对着琳琅满目、囗味各异的月饼,却再也吃不出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不禁感叹,是月饼的味道变了,还是人的味蕾沉寂了呢?
于是,更加怀念起小时候关于中秋节的那些事。那时候,因为物质远没有如今的丰富,所以,对唯有节日才能吃到的美食,总是格外向往。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终于,我们所心心念念的中秋佳节也快到了。母亲从衣兜里掏出些钱,让我们去镇上唯一的一家食品站买些月饼回来。对这份美差,我们自然是不会拒绝的,揣上钱,怀着几分小激动,拔腿便跑。
快到目的地时,远远的,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香甜气息,让人不由自主的咽了下口水。
只见食品站的工作人员,把和好的馅填进饼皮里。那时候的月饼,品种也不多。印象中,多是五仁馅的,有花生、芝麻、核桃、瓜子仁,还有好看的红绿丝等等。整理成型后,放进烤箱里。
人多的时候,是需要排队的,我们就这样眼巴巴的望着。终于,时间到了,师傅从烤箱里拉出刚刚出炉的月饼,一个个盖上章。金黄的外皮,还泛着一层油光,配上大红的印章,格外的引人注目。
工作人员先在案板上铺了一张包装纸,接着拿起一摞月饼,往上面一放,再熟练地卷起,外面以浆糊封口。这样,一筒月饼就制作好了。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我在一旁看着,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拿着还冒着热气的月饼,我们心满意足的回了家。见到母亲,邀功似的递过去。母亲知道我们有些迫不及待了,便建议趁热先尝一个。
这时候,油印子已经洇湿了外面的这张包装纸。打开,取一块出来。酥脆的外皮,一碰就掉。我小心的用手接住,往嘴里倒。接着,慢慢咬上一口,果仁的香脆,红绿丝的爽口,白糖的绵密。它们,在舌尖上碰撞、起舞,让人欲罢不能。真好吃呀,这种滋味,至今想来,依然有齿颊留香的感觉。
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有一年中秋刚过,父亲去了苏州出差。回来时,从行李包中掏出一盒月饼,那可以说是我那时见过的最精致的点心了。
那是一个铁皮盒子,画着些牡丹、月亮什么的,看起来非常显档次,素雅大方。里面,一个个月饼被分隔在塑料格子里,显得尤为小巧可爱。
父亲说,因为中秋已过,商店里没有售完的月饼打折出售,价格非常优惠,所以,便买了要带给孩子们尝尝。
一盒子的月饼没几个,却有好几种口味:蛋黄豆沙的,莲蓉的,五仁的,还有椒盐的,等等。虽然,如今想来都是十分稀松平常的,但那时,却实属稀罕。
具体的味道,我现在已经描述不出来了,只是记得当时的感觉: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的美味呢,一旦尝过了,简直就好吃得停不下来呢。
父母在一旁,看到我们吃得如此满足,眼里也盛满了盈盈的笑意。而他们自己,却不肯吃,及至我们一再要求,他们才象征性的尝上一小口。
经年以后,那些月饼的味道,也渐渐的淡化、模糊,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月饼,赏月的其乐融融的画面,却深深地定格在了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24169/598acf1ff414155e.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24169/c92afa17150154e1.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