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奖赏时,我们在谈什么?
今天阅读郝老师专栏文章——《奖赏的弊端》。
在我的课堂实践中,奖励一直贯穿其中,但是在实践中经历着不同的修正。今天的阅读,令我对自己的奖励行为有了更深刻的反思和警惕。
1.奖赏背后的控制
郝老师在文章中,首先分析了奖励惩罚的理论依据,也就是刺激——反应的行为主义理论。在这背后隐含着一种教育者的控制。但它之所以有弊端,在于“控制是教育的一种手段,但不等同于教育;控制能约束“行”,但教化不了“心”。”就像马戏团驯兽,白鼠做实验,这种单纯依赖控制的教育实质上把人降阶成了动物,最终一定会导向教育的失败。例如《放牛班的春天》中蒙丹,就是一个教育惩罚的极端例子。生活在成人监控和管制的他,变得极端暴戾,仇恨,反社会,而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人对他的“教育”的极端行为主义化,一犯错就惩罚,暴力,禁闭,惩戒,如此种种轮番试之,最后“成功”地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合格学生乃至为人的极端反面。
2.奖赏背后的理念错误
郝老师提出,奖赏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其基于不恰当的假设:“奖赏的背后隐含着两个片面观念。其一,行为本身没有意义、没有趣味,需要用奖赏来刺激;其二,人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需要借助外在的奖赏来驱动。”
不论实施奖赏的人出发点是什么,在实施奖赏时,都有这样的假设——正确的行为本身很枯燥,乏味,不足以激发人,于是寻求奖赏的外在刺激。这虽然短时可以立竿见影,却不知不觉中削弱了对行为本身的注意。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老奶奶苦恼于如何让小孩儿不在她的院子里踩踏草坪,多次劝阻无效,于是换了一个办法。她把孩子们召集过来夸赞他们的行为,并给了些钱做奖励,孩子们自然喜出望外,每次老奶奶都如法炮制,但是给出的钱逐渐减少,直到取消。孩子们发现没有钱可图了,兴味索然,于是纷纷停止了踩踏。老奶奶终于得偿所愿了。
为什么孩子们开始乐此不疲,最后却主动放弃了呢?刚开始没有奖赏时,他们享受的是踩踏草坪,蹦蹦跳跳的乐趣,可是一旦加入奖励,他们立刻转向了物质的喜悦,所以最后失去奖励以后,便失去了再踩踏下去的动力。
这是不是和我们一贯奖励学生,后来却不再奏效很相似?
3.知识的魅力才是最有效的奖励
正是基于这样的警惕思考,郝老师提出了奖赏的弊端。但是如果不是奖赏,应该怎么做?
我想理想课堂的第二重境界——挖掘知识的魅力就是一个应有的指向。
郝老师说,“学习而言,知识是有意义、有魅力、有趣味的。学习是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魅力的过程,是复活知识形成的过程——历经种种困惑、尝试、失败以及豁然后的狂喜。学习本身是有意义的,不需要外在的奖赏来刺激。”
也就是说,学习本身应该就是意义和奖励的本身,孩子在学习过程——疑问,探索,惊奇,求证等等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就能够体会到知识的魅力,这种魅力的感受,体验,既是儿童天性,也是一种可贵的精神财富。关键是,有多少老师能够真正做到挖掘出知识的魅力。
不得不说,我们的课堂还大量充斥着照本宣科,墨守陈规,陈词滥调,有的甚至连老师自己都没有怀有对本学科的喜欢和尊敬,又如何可能带领儿童感受知识的魅力?
而又因为奖励惩罚实在是太容易操作了,比挖掘知识魅力要简单的多,所以成为万金油。而知识的魅力反而在一次次奖赏惩罚中被负强化了。
4.当我们奖赏时,我们究竟在谈什么?
尽管奖赏的确有很多弊端——只有竞争关系,削弱内驱力,降低兴趣等等——但它的确也是教育手段中极其普遍的工具。要真正避免不用,有的老师肯定会陷入迷茫?怎么办才好?
我认为关键并不在于取消奖赏,而是认清我们在奖赏时,就是背后支撑的观念是什么?
一味付诸于奖惩,是典型行为主义的路子,正如上文所分析的,这背后的理念是控制而非教育。因此这也是郝老师所极力反对的,因为它违反了教育本质。
而另一方面,一个遵循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不是就不奖赏呢?我想不是的,这样的老师,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成长,在对儿童进行行为,习惯,学习,道德等多方面的引导上,对正确行为的反馈,奖赏自然是手段的其中之一,但他一定有奖赏的艺术。
是纯物质奖赏,还是精神奖赏?
是一成不变的奖赏,还是因地制宜的奖赏?
是通过奖赏来控制儿童,还是通过奖赏来认可学生的奖赏?
是在奖赏之后就告一段落,还是在奖赏之外仍然密切关注和反馈?
……
当我们奖赏时,我们实际上谈的还是教师的育人理念。而如果把奖赏当做教育行为本身,当做一种控制,而忽略儿童的成长,忽略挖掘知识的魅力,忽略奖赏基于和谐共生,彼此实现的师生关系,忽略教育是为了成就和实现儿童大写的价值,那么这样的奖赏,不要也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