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60期“拒”专题活动。
曾几何时,我碌碌无为且平庸,几乎看不到未来的方向。
拒绝做出任何改变,将自己禁锢在原地。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生命于我毫无含量可言,任由麻木的思维蔓延全身。生活毫无生趣,如同一只卑微的蝼蚁艰难求生,如同路过人间的一具行尸走肉。
每天不是玩游戏,就是刷手机,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
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很长的时间,长到我误以为人生再也没有任何意义。
直到有一天,简书偶然间闯入了我的生活,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
这一丝曙光慢慢地蔓延,蔓延为幸福阳光。
从坚持日更开始,我发现了写作的乐趣。
于是我拒绝了游戏,认认真真开始写作。
迄今为止,不懂写作的我,没想到居然能写出这么多的作品出来。
当然,我自认为写得不好,但那又怎样。
最起码我已经找到另外一种方式,拒绝平庸,拒绝碌碌无为。
但是写多了以后,发现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瓶颈。
那就是平时只有输出,光靠脑洞不断的输出。
写出来的文字只有皮毛,没有内在含义,纯粹就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我不得不思考下一步怎么去做,或者说怎么样才能够真正写好一篇文章。
于是,我就参加了理事会读写营一、二、三、五期,无缘第四期,跟着老师们学习做人的道理,写作的方法与技巧。
总得来说,参加的每一期读写营都能得到不小进步。
这好比像修仙一样,打破了一个个阶段性的壁垒。
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期的理事会读写营都会要求同学们进行大量阅读。
用老师们的话说,读写不分家,有了大量的阅读输入,才有大量的写作输出。
以我个人的理解,阅读过程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写作同理。
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在脑海里产生各种各样的意象世界。这个意象世界将会成为自己意识的一部分。
古语有云,书读万遍其义自见。
参加完了理事会读写营后,接着我又参加卓老师的中国文学简史课。这个课程让我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程从人类的起源开始讲起,深度剖析了中国文学简史,目前讲到了诗经。
说到诗经,叶嘉莹先生曾说过最好是小时候开始学诗,就算小时候看不懂。
看不懂没关系,因为你看过诗的,都会留在脑海里。长大以后了慢慢就会懂了。
不过我小时候懒,不喜欢读书。最多只会《锄禾》,《咏鹅》这些字数不多,朗朗上口的古诗。
卓老师还安排同学们一起阅读打卡,手抄《诗经》打卡。
在这样的环境下,几乎不看书的我,看完了鲁迅先生《故事新编》。
而《故事新编》正好是理事会读写营第五期要求阅读的,一举两得。
接下来,我计划将买过的书全部读完。
可以说经过大量的阅读,灵魂变得越来越空灵,变得像一个璀璨的星空,照亮自己的整个人生。
经历了加入简书,开始写作,参加各种课程,大量阅读。
我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拒绝了碌碌无为,拒绝了平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