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曾经的老师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代名词,我在上学的时候,对老师们的评价褒扬远远大于贬损。不是为了学期考试结束,班主任老师在评语上写的内容。
记得上小学的我,那个时侯的我不会在课堂上调皮捣蛋,学习根本不用家长、老师们督促。作为学校,只是仅收取一些学杂费、课本费。春暖花开天气回暖,家长为了小孩子不感冒发烧,就穿着稍厚点的棉衣。记得那时的我,上学挺能坚持的,老师们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学生也没有,一天的课程到晚上7点左右才结束放学,遇到不会分析的数学题老师还不厌其烦的加班加点跟学生讲解习题。数学成绩不是太好的我,在一天下午的时候向我的数学老师刘喜荣提问,刘老师对我说“天真热,脱了棉袄”。我当时有点害羞慢腾腾的脱点薄棉袄,里面的秋衣绒衣都湿透了,我集中精力学习,都把热的事情给忘了。然后的刘老师和颜悦色的给我讲解,直到我把所有的疑惑全部清理干净,我们才走出教室。
年龄的增长,我遇到了我初中时候的老师,我有深刻的印象,那个时候初三学生的学杂费60元之外,只有课本费。遇到年轻的语文老师,依旧是那么满面春风,兢兢业业的完成教学工作。直到我高三那年学杂费只有180元,现在还不够一顿饭钱。
那时候的老师忠于职守,也仅仅是做到了老师该做的,是不是应该评个道德模范呢?
进入2000年之后,我们这里的朋友谈起老师开始比起工资待遇的高低,究竟什么原因,曾经使安贫乐道的老师开始羡慕起世俗的繁华。我的耳边渐渐的想起一些负面的声音,我扪心自问老师的成绩不是学生的升学率吗?这个似乎是个硬性的标准。进入2011年,我在驾校学开车,一个学校老师的驾校同学,平时抽空来驾校学开车,已经买车了,就为了拿个驾驶证。因为是代课老师,平时时间挺富裕,及时有个冲突,也可以和别的老师调课,集中的时间就可以做一些事情:有更多的教育机构代课等,说到底也能理解是劳动创造的收入。学生家长,为了学生能考出好的成绩,课外辅导费、考卷费、班级排位等等应运而生。
老师的业绩来源于学生的成绩吗?还是课外辅导等费用更直接一些呢?有感而生,业绩是市场经济的术语。和老师也能挂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开始吗?
市场经济需要业绩的带动。教书育人的老师,也能靠业绩带动吗?
和蔼可亲的老师永远储存在我的脑海中,我深深的眷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