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0分,刚刚开完会,写完材料。打开简书,来补上今天的日更。
刚好旁边放着自己的几个手机,清一色华为的。就写写手机吧。
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大概是在2000年。那个时候中国联通在经过了几个大城市试点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筹建移动通信网络。我爱人应聘去了联通,近水楼台,我也很快有了第一部手机,那个迷信手机号码的年代,还选了个相当好的手机号。
但是移动通信网的建设实际上有很大的难处,于是我的手机只能在地市所在地用,回到县里不能用,因为县里联通的移动通信网还没有建起来,等县城里建好了,我回到村里又还是不能用,因为村里会更晚一些才能建好。
但是我还是一直把手机带在身边,只要有电,也可以当表使用。最重要,腰里别一个皮革制的手机套,手机插在里面,走在路上,让人一看,就是“有手机的人”。年轻的虚荣心洋溢的满满的。
随心来点感触吧,有其他感触的,欢迎友友们留言区侃。
01 新技术在农村普及慢一些
如同移动通信网络一样,各类先进技术的普及,都是从大城市到中城市到小城市再到农村。农村接触新的技术福利总会慢一些,看起来似乎不公,但确实是事实。
因素可能有很多。但是究其一点,主要应该还是信息的闭塞,农村获得信息的渠道太少,记得小时候电视台就三个,一个中央台、一个山西台、一个县电视台(还总没节目)。
如今,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商的迅速大范围普及,构架于信息网络之上的商品信息流四通八达;各类信息服务商的爆炸式发展,全球信息即刻就能到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信息差不再是瓶颈。农村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02 社会经济发展之快
20年前,腰里别一个手机,就会引来较多羡慕的眼光。
短短20年,手机在国内至少人手一部,基本上只要手里有劲,能拿得动手机的,都可以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
20年前的手机诺基亚、摩托罗拉当属两大天王,睥睨全球市场。谁曾想,一个3G的发展,智能手机的兴起,两大巨人应声轰然倒下,甚至留不下一点残渣。
20年前的手机市场上,完全没有国产的品牌,各种技术、各种专利都掌握在老外手里,如今的国内市场是,华为、小米、vivo、oppo各大手机品牌姹紫嫣红,百花争艳。
记得几年前去过一次斯里兰卡,一走出机场,看见一幅巨大的广告画,一个美人和一部OPPO手机。
记忆各种凌乱,总之一句:发展真快,发展才是硬道理。
手机可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它体现的进步、它带来的竞争、它造成的困惑、它引发的希望、它甚至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甚至在改变着我们的情感习惯。
三十五分钟,洋洋洒洒一千字,也不知道写了个啥。就这样吧,欢迎留言,侃大山。
科技飞越千山来到我们面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