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主动探索和发现事物的价值感及意义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
在我们的意识当中,我们都是通过一定的意义框架来看待自己所处的世界,我们都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德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马克思·韦伯——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把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分解是我们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的大脑很容易出现信息超载状态。有效的教师懂得把知识划分成适当的模块,并按照恰当的进度提供给学习者,方便学习者理解掌握。
我们通常是从已知的事物角度来理解新事物,学习任何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我们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我们的大脑会把新知识与旧知识“绑定”起来,利用旧知识帮助理解新知识的含义。
基础知识和基本事实是达到更深层次理解的第一步,我们学习任何新知,都需要相关的背景知识。
知识的事实部分不仅是思想这台机器进行智力活动的燃料,而且在大脑的架构中是和思维活动混合在一起的。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内容和认知是相互支撑的,“记忆是思想的痕迹”。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明确学习某一专业知识的背景知识有哪些。
无论是学习活动还是专业技能,都是动态的。为了学习一项专业技能,人们需要稍微超出已有知识与技能的边界进行学习。说得更直白一点,学习活动不存在舒适区。为了学习新内容,这个新的知识或技能必须像金发姑娘原则一样“恰到好处”,既不能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认知水平,使我们置身于新知识的迷宫不知所措,也不能过于简单,学不到什么东西。学习活动就是要找到最佳“机会窗口”,也就是学习那些处于我们知识范围边缘位置的内容。
将所学知识关联起来能产生高效的学习效果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专业技能和记忆都不是线性事物,它们更像一张逐渐蔓延的网络,里面有各种连接和汇聚的节点。
能够高效学习的人,都是经常在头脑里问问题的人。卓越的专业技能需要养成专业的思维技巧。
元认知,更详细的解释就是,搞清楚我们的大脑是如何理解事物的。也可以说,元认知是要掌握如何从思维活动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对人们的认知行为多一点了解。
元认知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元认知的规划部分,即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更多的背景知识吗?第二部分是元认知的监控部分,即我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学习这个概念吗?我取得进步了吗?为什么我要做正在做的这件事呢?
我们可以把元认知具体化成几个引导我们思考的问题: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内容?我对哪些地方还迷惑不解?我有没有办法衡量一下自己的理解程度?
在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方面,情绪充当了我们的第一道防线。情绪就像门卫一样,会告诉我们是否应该启动后续的分析推理工作。
自我效能于=与单纯地感到自信是不同的。自我效能不是自尊,它是一种围绕着一件具体任务而形成的“我一定能够完成”“一定能够做好”的坚定信念。
具有清晰目标的人比那些只有模糊愿望的人,学习效果要好得多。
学习的过程就是用意识的双眼看到成功。
学习需要积极反馈才能做到有效监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且不断试错的过程,善于调整学习时机,做好情绪管理,始终把关注点放在专业技能这一角度上,精益求精指日可待。
单纯的反复练习是无效学习。积极反馈可以有效提高专业技能。
为了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我们需要理解自己为什么会犯错、错在哪里,需要获得针对自己思考过程的反馈意见。
归根到底,学习就是要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如何更有效地思考。
世界上不存在不需要付出努力的学习方法。为了学习新技能,我们准备好不太舒适、精疲力竭、常常有点一筹莫展的感受。
学习活动的舒适区需要经常调整,训练需要再难一点,永远寻求进步,从而确保每次学习训练在挣扎中能够勉强完成。
当我们不断以具体实例来充实我们的专业技能、运用所学知识的时候,我们的学习活动会更有成效。RIA拆书阅读法更能体现出读书以致用的实例。
辩论就是一种运用所学拓展技能的方式,是某一个领域内知识的自由发挥。
当我们把学习内容更具体化,知识就变得更容易理解。通过构造出一些可闻、可触、可见的事物,我们就能让这个事物更容易理解。
当教别人的时候,我们要问自己一系列问题:解释这个概念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他们会怎么理解这个观念?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
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发现知识背后的规律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理解一个课题的深层内在联系,通常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困难的部分,然而这也是我们最终的学习目的,这是我们精通一门专业的途径。
作为有效的学习手段,类比之所以发挥作用,还在于它会激发人们提出一系列问题:这两者的相似之处是什么?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两者可以比较?从学习活动的角度看,类比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需要我们牢记:促使我们采用更深层次的推理形式。
解决实际问题很重要:首先,解决问题本身就是重要的,我们经常需要学习新的技能,目的就是解决问题;其次,如果掌握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那么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更强。
波利亚详细规划出了分为4个阶段的系统化方法:
第一阶段: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核心概念和性质。波利亚说:“你一定要真正理解你的问题——未知的问题是什么?你掌握了哪些数据?”
第二阶段:规划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规划出如何解决问题。波利亚说:“发现已有数据与未知问题的关联。”
第三阶段:计划实施阶段。这是一个执行和验证的过程。波利亚说:“看看你能否证明你的想法。”
第四阶段:回顾阶段,或者称为“从解决方案中学习”的阶段。通过观察解决问题的结果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人们可以夯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大多数人都遭受着过度自信的影响。我们自认为比实际上懂得多,几乎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一般人聪明、比一般人漂亮、比一般人技艺高超。
学习活动的“双重诅咒”: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确,那么也就不知道自己是否错误。
认知偏好:你看到的,只是你愿意看到的。
主动学习,我们要主动地理解事物,要保持不断提高的上进心,不断地回顾、反思知识与技能。学习活动是一个过程、一套方法、一个体系,它最终将帮助人们更有效地获得专业技能。我们一旦掌握了如何学习的方法,就可以提升我们在任何一个领域的技能。只要我们思想上勤奋、方法上得当、态度上严谨,再加以练习和实践,让各种知识触类旁通,并进行持之以恒的回顾与反思,我们一定可以成为精通某一领域的专家。
恩兹利把情境感知能力划分为三个阶段:认识领会、综合理解和估算预测,这三个阶段和本书谈到的几个步骤没有什么不同。
价值感:如果我们本身不想学,那么是不太可能学会的,也就更谈不上精通了。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打算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是有价值的,而且必须能发现其中的意义。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赋予某种事物具体意义的过程。
目标:在精通某项技能的初始阶段,专注才是最关键的。我们需要搞清楚我们要学习的究竟是什么,并且设定阶段性目标。
提升:某些形式的练习,可以让我们比其他人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在这个学习阶段,我们需要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打磨技巧,从而提高技能水平。
实践:在这一阶段,我们在掌握了基础内容之后,需要把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借此充实我们的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要加深对知识与技能实际意义的理解。
融合: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把所有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明白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在学习目的方面,了解某一个具体细节或者一个步骤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知道这个细节或步骤如何与其他部分互动。
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容易犯错误或者过度自信,所以我们需要回顾和反思,重新审视我们的理解,从反思学习过程的活动中有所收获。
当你自己做的时候,可以设定期望值,采取间隔学习,鼓励专注和犯错,采用类比,回顾与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