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在职场想法
00 | 别人付费向我学“说话”,但我却和你一样腼腆

00 | 别人付费向我学“说话”,但我却和你一样腼腆

作者: 文娅也叫娅娅文 | 来源:发表于2016-10-22 17:57 被阅读241次

    我在全球最大的公关公司之一上班,平时很有意思的一项工作内容是给各种500强老大们做发言培训。我和我太太是公关同行,工作之外,我们也是职场商务沟通教练。“沟通”,既是我们的饭碗,也是我们的兴趣。

    尽管如此,我和大多数人一样,生性腼腆。只是如今的职场环境,太腼腆的人并不招人待见。于是,我自己学习、练习沟通的技术,也在给公司高管们做发言培训时,打磨自己“教人提高沟通”的技术。

    在快迎来职场第一个十年时,我在“沟通”这块领域中慢慢有了感觉。一方面,成为“在行”平台上最受欢迎的几位沟通行家之一,与我太太一起完成了第一本书的写作(蹭一下小六的光,我们与小六用的是同一家出版社,同一位编辑老师,希望它能尽快与大家见面);另一方面,我越来越觉得“沟通”这个领域值得去探寻、实践、分享。

    学员与出版社的肯定,给了我自信与动力,也不断刺激我的好奇心。当我在9月底完成了我第一本书稿的写作后,我觉得很多有用、与很多职场人相关的案例没能呈现出来,写作的冲动也依旧在,所以打算用简书这个平台,继续写字,分享。

    现象:为什么我说的话,别人总是不爱听?

    沟通,大白话就是“说话”(主要是口头,也包括书面)。很多人觉得它就像吃饭、喝水、呼吸,都是天生的习惯,有那么讲究吗?其实很讲究,因为日常生活工作中,有太多的沟通并不顺畅。

    国庆时,我准备搬家。那是我们小夫妻俩在北京买的第一个小房子。小小的一居室充满了我的骄傲。因为我是一个北漂,因为我的太太是北京姑娘,因为我们没用父母一分钱。

    然而,当我岳母去看新房子时,她没有说一句你们小俩口干得不错,而是各个角落去挑刺。这个是歪的,那个没擦干净。我当然知道她心里是为我们好,但她说出来的话就是让人不爱听——特别是因为她是我的亲人的时候。

    这就是沟通,你说出来的话,经常没表达你的目的,对方也理解不了你的意图。“好心说傻话”就是这个意思。职场上,这种无效的沟通很常见,比如明明好心给下属提个意见,或者真心诚意把实情告诉老板,结果他们都不爱听。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专门练过如何说话。从小到大并没有人教我们,学校里也没有系统的课程,这就导致了很多人的沟通能力非常原生态,全靠自己有限的天生能力“说话”。有些人家境优越,从小耳濡目染,谈吐灵巧,措辞优雅。但这样的幸运儿并不多,更多人说的话要么很糙,要么没力量,很无趣,别人不爱听,自己说了也会后悔。

    我无意去指责我岳母不会说话,因为她从来没有机会去学习“沟通”这门本事。练习这门本事,需要从认知、逻辑、修辞、行为等方面一起打磨。我在简书上的文章,将都围绕这些“说好话”背后的技术展开。

    原因:听者的感受,永远比你说了什么更重要

    职场上,“说话”这一本事可以有效提高你与老板、下属、客户、同事等各种“关键别人”的关系。然而,要发挥这种功效,却很不容易。因为我们说话时,经常一不小心就让人不舒服。

    这是为什么呢?很简单,你说的东西,不是人家想听的东西。我想听的是我岳母对我们小夫妻俩的肯定,而不是来挑一堆问题。你的小伙伴们想听的是你对他们工作的肯定,而不是在你眼里,他事事都做得不行。

    一旦你说的话,没能符合对方“想听”的第一原则,你非但无法达到自己的沟通的目的,反而会刺激出相反的效果。因为作为听众,我们个个都自我又敏感。其实我岳母并没有批评我,她只是好心告诉我她看到的问题,但作为“听者”,我内心的解读是对我的不认可。这种解读,导致了我对她说的话反感。

    在这样的案例中,你可能觉得这对“说”太不公平了,谁让“听者”那么小心眼呢?没办法,这就是沟通。听众的感受,远比讲话那个人说了什么的重要。违背这条铁规律,沟通都会变得无效。

    比如,刚进入职场的头几年,我很羡慕公司里的领导,不是因为他们的位子,而是他们总能有机会滔滔不绝——开会时,底下所有人要关掉电脑、将手机调成静音,听他们讲话。然而,当自己也慢慢当上小领导之后,我却发现这种滔滔不绝完全不值得羡慕。想象一下,当领导们唾沫横飞地讲了一大堆,底下的人听着无动于衷,或者心里还滋生了反感情绪,这是多么浪费时间与精力的一件事啊!

    生活中与职场上,这样的情况还少吗?

    “听者”的感受,既来自于“说者”讲了什么,更来自于“说者”做了什么。如果我岳母主动帮我打扫了一下,把她觉得不好的地方修补好,再说一句我们小夫妻俩不容易,以后要慢慢学着过日子了,比如,你们要注意某某小事。这一整套脑、手、嘴并用的方式,才能成就真正有效的沟通。否则,“沟通”就变成了“话不投机半句多”。

    解决方案:想学说话,光练嘴皮子不够,得脑、手、嘴同时动

    我在简书上的文章,将通过一些案例,分享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己沟通水平的技巧。今天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沟通训练的重点到底在哪里。

    前不久,上海有一位金融圈的朋友找我学沟通。他从硅谷留学归来,工作也5年多了。在一般人眼里,他是海归精英,但他却觉得自己不擅长职场上的沟通,这让我很好奇。我们聊了一会儿后,我大概知道他的痛点了。他太看重说话的技巧,而忽略了说话的内容。

    于是,我问他,“如果沟通训练只从两方面入手,即’说什么’与’怎么说’,你觉得哪块更重要?”

    他沉默了很久。不是因为这个问题太难,而是这个问题让他开始思考。和很多想提高沟通的朋友一样,大部分人会觉得“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因为不管他们在沟通上碰到了什么样的难题,比如,不太会向领导汇报工作,不太会与下属聊天等等,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自己的技巧不够。

    但事实上,“怎么说”远没有“说什么”重要。为什么呢?因为职场上,真正重要的是你说的话有没有在点上。我们可以看看周边的牛人中,是都个个嘴巴灵巧、特别会说话?还是很多牛人也话不多,但经常能到一针见血说到点上?

    的确,掌握更多“怎么说”技巧的人,会比缺乏说话技巧的人有优势,但据我自己的观察与实践,说的点对了,沟通就会有作用。哪怕你说得慢一些,稍微不自然一些,都没关系。空有技巧带来的优势非但不会持久,有时还会带来负面效果。真正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说什么”内容。

    举个反面例子,比如,当你发现自己一着急,开口说完就后悔的时候,原因是不是因为说的内容,不是脑子里真正想表达的意思?“说什么”没想清楚,才是导致“开口就后悔”真正的原因。

    “说什么”比“怎么说”更重要这一规律,决定了训练“开口说话”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不是花在“怎么用嘴吧说”上,而是“怎么用脑子想”,以及“怎么用双手做”上。

    想象一下,如果你要向领导汇报自己手头项目的进展,你现在最头疼的总是是领导给的资源不够。你是上来就和领导抱怨问题,要资源呢?还是结合着进展,讲明白还有很多关键节点要推动,让领导觉得值得给你更多的资源?为了证明你的资源不够,你是完全靠“嘴巴说”呢,还是先努力到在周末都在“做”,从而验证你缺资源的观点?

    我在后面的文章中,会展开类似这样的案例,分享细节上的技巧。在此之前,我想先用我自己的实践,以及与我一起训练说话的朋友们的经历,告诉大家——职场上的沟通训练,脑、手、嘴同时训练的过程。任何只关注在“怎么说”上的超级沟通技巧,都是大忽悠,因为它不可能带来你通过沟通想带来的效果——不管是表现功劳,还是要到资源,不管是与领导争吵,还是在团队面前建立威信。

    感谢你的静阅!

    皮皮仲与娅娅文是对同行小夫妻。他俩不是专家,但很多人愿意付费向他们学习“如何说话”;他俩也不是作家,但他们的第一本职场沟通书很快就要出版;他俩初恋在一起十年多,但依旧很愿意与每一位喜欢慢慢向上的人交朋友。对他俩的专业话题感兴趣的,可在“在行”上勾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0 | 别人付费向我学“说话”,但我却和你一样腼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jh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