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干姜附子汤方:干姜 一两附子 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先下后汗,亡了津液,陷入阴证,这时出现一种新情况:白天烦躁不能眠卧,晚上安静。
前面讲柴胡汤的时候说过,若中轴脾胃虚了,津液气化之力弱了,人的大循环受到限制,就会产生上下不交通的现象,于是上热下寒,也就是上下的阴阳不顺接。这里讲的是津液更虚,里外阴阳严重不顺接的情况。里外阴阳不能互相制约,白天行阳气就过于烦躁,晚上行阴气就过于安静。那为什么不用柴胡类方剂来治疗呢?
看后面,“不呕”,说明无半表半里证;“不渴”说明也不是热证;“无表证”,那就是里证了;“脉沉微”是里阴证;“身无大热”说明热只是表象。通过层层排除,最后锁定为里阴证。而柴胡类方剂是治半表半里证的,所以不能用。这是比较难的辨证,必须了解整个六经病的特点,通过综合分析比对,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我经常提醒初学者,在把整个六经学完之前不要给人看病,因为临证错综复杂,不能全面分析的话就容易出错。这个方子很简单,就两味药,生附子和干姜。若再加一味炙甘草就是四逆汤了。
为什么不用炙甘草呢?因为甘以缓之,甜的东西有缓和之性,这里要取生附子的通行之力来打通里外阴阳,所以不用炙甘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