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自媒体大热,创造新型的广告软文——作者给自己喜欢用的产品写广告。
这种广告软文,作者不单只掏心掏肺地给读者介绍产品,还融入自己的经历、情感,谈论人生。有时候,这类软文比公众号的干货、鸡汤文还要精美。这类文章我一般照单全收——不是掏钱买,而是收藏文章。
有人会不屑,觉得有广告商利益输送,里面的文字不可信。在我眼中,真正能掏心肺书写,多半是凝结强烈感情的东西,要么很爱,要么是恨。读者不是傻瓜,文字会不经意透露作者真心的感情。
我在重读阿兰·德波顿的《拥抱逝水年华》时就有类似的感觉。阿兰·德波顿肯定是普鲁斯特(著有《追忆逝水年华》)真爱粉,要不然怎么会融合普鲁斯特的人生哲学、花边新闻,洋洋洒洒地写出10+万字的书评。
很多人给名著写导读、写分析,但要写得好不容易,尤其是以文笔晦涩称注的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长篇小说。
书评写得干巴巴,那只能留在象牙塔——说不定老教授还看不上眼;写得通俗花俏,容易上畅销书榜——但很快会跌落神坛。阿兰·德波顿不是想挑战世人的口味,而是他真的很喜欢这个作家和他的小说。
幸好这本书评写得有趣,一出版就畅销全球十多年。而我手中这本中文简体版,已是重印第6版。
【周日读书】阿兰•德波顿教你如何读书“别太快”以前上中学时老师教导,读名著一定要亲自去读,看别人的评论犹如嚼别人吃过的东西,毫无营养。阿兰·德波顿读过超长篇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中文版是300万字),简化成薄薄一本畅销书。如今我将这本薄书写成几千字的书评,让大家阅读,岂不是毫无益处?
姑且不论,亲自阅读流传至今的全部名著作品需耗费多大的精力(其实永远读不完)。对于非专业的读者来讲,亲自阅读一本好书最大的难处,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理解困难。
譬如《追忆似水年华》,写于约100年前,讲述当时法国上流阶层的生活。作为生活在现代世界、非欧洲国家的读者,因语言文化、历史背景等差异,他很难提起兴趣读完这部小说,更不要说提出自己的见解。
我记得自己中学时代曾经读过这本书,好像第1卷没有读完。毕竟是翻译作品,光是人物名字经常搞错,糊里糊涂地不知所云。
如果有人领路,而且还是说话幽默风趣、旁征博引的导游,我相信我会有更多兴趣去读书。
阿兰·德波顿这本书,就是带普通人导游普鲁斯特的精神世界。只需半天时间,就可以来一场精华游。
我在读书的时候,有些章节文笔令我出神,到底是这个大观园(普鲁斯特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太多东西值得把玩,还是导游(作者阿兰·德波顿)散发个人魅力呢?
如果我不是被阿兰·德波顿的思想折服,我何必花时间写这篇书评,何必卖力向读者推介这本书呢?遇上令我喜爱的文字,我会不遗余力地赞赏,正如作者不遗余力地向世人推广那部晦涩难懂的超长篇小说。
【周日读书】阿兰•德波顿教你如何读书“别太快”这本《拥抱逝水年华》,原书的标题是How Proust Can Change Your Life,字面意思是“作家普鲁斯特如何改变你的生活”。全书分九个章节,从如何读书、怎样交友、如何去爱等话题赏析普鲁斯特的作品。
看似全书是有框架的,实际上是作者借书评在闲聊普鲁斯特的思想。一般人物传记,按时间顺序书写人物的经历。作者阿兰·德波顿不按常理出牌,将普鲁斯特的花边新闻及小说章节组合起来,一会谈谈小说,一会聊聊人生。
比如,谈论普鲁斯特的“长得无边”写作风格,作者调侃“全英普鲁斯特梗概大赛”娱乐节目。但作者没有贬低普鲁斯特长篇大论的打算,他真心懂得这是大作家的别有用心。
于此我们也就知道,人类的经验是多么微妙脆弱,经不起半点删削压缩,这样的经验原本可以成为明确的路标,引导我们走出迷途,而人们却是那样漫不经心,随手即将其弃置一旁。
为了挖掘大作家的长篇大论秘密,阿兰·德波顿找来英国大使的日记,里面谈及与普鲁斯特交谈的细节。普鲁斯特对这个世界非常感兴趣,“精确一点,我亲爱的先生,请别太快。”
“别太快”似乎是普鲁斯特的口头禅。“别太快”的好处是,当我们玩味事情的过程时,这个世界会变得更有意思。
少一点贪欲,多一点体察,放慢了脚步的我们就会变得更有同情心。
这本明明是《追忆似水年华》的书评,有时候会不着边际地谈论现代的人生。如果不是阿兰·德波顿带路,这些隐藏在小说字里行间的珍宝,读者会视而不见。
阿兰·德波顿一定是太喜欢大作家的思想。书中引用最多的内容,不是小说情节,而是大作家借各种人物之口阐述的哲学道理。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拥抱逝水年华》不是正宗的书评,而是一本普鲁斯特思想的精华导读书。
哲学家总是关注如何追求幸福,然而于痛苦中学会自出,学会如何超越不幸,似乎才是更值得称道的智慧。
普鲁斯特终日与病痛相伴,于此自然别有会心:“完整的生活艺术,在于对让我们陷入痛苦的个体善加利用。”
读着读着,你会认不出,到底是作者在调侃《追忆似水年华》这本书,还是在调侃普鲁斯特,还是在调侃现代人的生活。
这个跟阿兰·德波顿长期写作的话题密切相关。作者自封为“随笔作家”,最喜欢用日常生活的语言,讨论书写普通人最关心的话题:恋爱、身份、读书、美丑、工作、死亡等。或许,这本《拥抱逝水年华》,只是作者借题发挥,借普鲁斯特及其作品,来探讨普通人不期而遇的生活困境。
读好书的好处,就如普鲁斯特所说,“精确一点,我亲爱的先生,请别太快。”
【周日读书】阿兰•德波顿教你如何读书“别太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