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学习新的篇章《子罕》。

【原文】
子罕言利①,与命与仁②。
【注释】
①罕:稀少。
②与:相信、赞许。
【翻译】
孔子很少(主动)谈论功利,却相信天命、赞许仁德。

【解读】
在孔子的思想中,核心内容是仁,所以他最注重的就是仁、义。孔子本人重义而轻利,也不愿意过多谈及“利”。并且,他把追逐功利还是求仁重义,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标准,也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尽量少谈利益,多讲“天命”和“仁”。孔子讲天命,大概有两点原因。一是他本人相信天命。孔子说过“五十而知天命”“天生德于予”之类的话语,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天命的真诚信仰。其二,天命的观点,不论怎么看都有点宿命论和消极色彩,多谈这些,能给人们追求财富的热望降温。其目的是通过降低人们对财富的欲望,减少社会争端。争权夺利的人少了,或者渴求利益心淡了,你争我抢的现象就会相应减弱,如此一来,就有利于社会整体上的和谐稳定。
我们还要知道,孔子“罕言利”,并非否定“利”,对于人们正当的利益追求,他还是肯定甚至是支持的。他反对和抨击的,是那些被功利蒙蔽了双眼、将道义抛诸脑后、甚至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小人。也就是说,孔子并不反对求利,只是反对见利忘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