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久的坚持不懈
大概有些人都梦想称为作家,或者小说家,然后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可以月入过万,年薪几十万。
于是许多人都会往公众号平台和网文小说发展。来挣一口饭吃。
根据大数据调查,每5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是写作的。
其实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00个写作的人能坚持连续写作一个月的也就90人而已。
能连续坚持写一年的,恐怕就寥寥无几了。
能从中获利赚钱的,更是少之又少。
但是,只要你选中目标,坚持不懈,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坚持下来,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那么,你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马云有句话说今:“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都死在了明天的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2.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
虽然每年有许多小说写作爱好者注册账号,开始写作。但事实上,受观众喜爱的网文也无非就是那么几本。
现在有许多小说家在自己写了几部小说之后,就开始转型做动漫做影视了。
为什么呢?
大概有两个原因:做影视确实比写书的收益高,效率快;其次是写作的时候需要大脑源源不断地传送新得知识,而许多作家不具备这样的技能,江郎才尽了,所以才选择转型。
就如一个演员,在刚开始演电视剧就是傻白甜,诸如唐嫣、赵丽颖等。
后来就转型往特工、腹黑类类发展,层次再高一点,就可以往电影发展了。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对的。不然会引起观众审美疲劳。
村上春树也在他的作品《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提到过这个问题。
小说家要有简单好使的头脑,那么如果小说家创造力衰减,他就会被其他的人替换。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小说家和某种鱼一模一样,倘若不在水中始终游向前方,必然只有死路一条”。
3.良好的心理状态
作为一个从事写作工作的人,势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对外界的感知高于常人。所以,心里想法自然比常人多一份,大有心比比干多一窍的说法。
曾经看到一篇题为《当小说家要学村上春树,不要学路遥》的文章,里面写到:从两人的文学造诣来看,两人旗鼓相当,但是从身体健康来说,路遥就显得没有村上春树乐观了。
确实如此村上春树每天坚持跑步,游泳锻炼,听爵士乐,还以旅行家的身份自居,反观路遥,年纪轻轻,43岁便潦草收了场,纵使再路遥才华横溢,人都没了,还谈什么未来?倘使路遥先生再多活些年,说不定会继续创造出许多惊人的作品呢?
所以只要有健康的身体,才能进行你喜爱的工作。
最后,用一句村上春树的话激励正在小说中挣扎的我们:“如果你立志写小说,就请环看四周。世界看似无聊,其实布满了许许多多魅力四射、谜团一般的原石。所谓小说家就是独具慧眼能够发现这些原石的人。而且这些原石基本都是免费得,只要你有一双慧眼,就可以随意挑选,随意挖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