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庐州改名合肥?有伤风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庐州改名合肥?有伤风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作者: 百里流川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21:12 被阅读0次

曾经网络上的一首非主流歌曲《庐州月》,洒在了我们这一代90后的心上。如今,经年已去,许嵩也成为了华语歌坛的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的《庐州月》更是将人们引入到了遥远的过去。

因此,现在经常听到一种说法:美到极致的庐州,为啥要改名“土掉渣”的合肥?应该改回庐州。事实上呢,庐州定名之前700年,这里就已经叫合肥了。

合肥这个地名其实在汉代就已经被计入了史册。

《史记·货殖列传》有这样的记载:

郢之後徙壽春,亦一都會也。而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

在《汉书·地理志》有这样的记载:

九江郡,秦置,高帝四年更名為淮南國......縣十五:.......合肥 ,應劭曰:「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 合肥。」

为啥叫合肥,不叫合瘦?其实,这个“肥”,最早是指淝水。《水经注》说的明白,南淝河(古名施河)与东淝河在此合流,所以起名合肥。另外一种说法是:原来有两条淝河,但源头却来自同一条河,所以称为合淝。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而就在这条淝河上就曾经发生过著名的几场战争。

淝水之战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三国战场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三国时,孙权和曹操为争夺合肥展开惨烈厮杀。曹操占据合肥,对孙权的长江防线构成极大威胁。孙权在公元215年大举北上,结果让张辽在合肥一战成名,“张辽大战逍遥津”,孙权惨成背景板。魏吴双方总共在合肥打了5次,投入兵力非常多,出马的多是一线大腕,足见合肥对双方的重要性。

梁攻北魏合肥之战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天监五年,南梁与北魏在淮水南北展开一系列攻防作战。五月,梁豫州刺史韦睿派长史王超等进攻北魏小岘(今安徽含山北),未克。魏军数百人出城外列阵。韦睿欲发动进攻,部将都不赞成,以为已军只备轻装,未作战备,只宜突袭,不可硬拼。如若进攻,需先回营穿上铠甲。韦睿则认为,小岘城中只有魏军2000余人坚守,敢以少数兵力设阵于栅门外,必有精兵勇将,若能打败他们,城池将不攻自破。遂出示符节,晓以军法,下令发起进攻。梁军作殊死战,大败魏军,占领小岘,继之乘胜围攻合肥。因梁右军司马胡景略等久攻不克,韦睿遂令在淝水上游构筑堤坝,使水位上涨。疏通水路。不久,梁水军陆续抵达战区。面对梁军的进攻,魏军在合肥东西构筑两座小城抵御。韦睿领兵先攻此二城。不料魏将杨灵胤率5万人马攻来。梁军惧,奏请增兵,韦睿指出,临城增兵不可及,师克在和,不在众。急派军主王怀静等部署在淝水两岸筑城,保护堤坝,以待魏军。魏军攻破梁军所筑新城,斩俘千余人,乘胜攻击梁军堤坝。韦睿领兵奋力搏斗,击退魏军,乘势在堤上构筑营垒,加强防护;同时起用主力战舰,舰与合肥城墙同高,四面包围合肥。魏守将杜元伦登城督战,被射死。梁军乘势发起总攻,拔合肥,俘斩魏军万余人,获牛羊万计。

在《旧唐书·地理志》中对庐州有这样的记载:

廬州 上 隋廬江郡。武德三年,改為廬州 ,領合肥、廬江、慎三縣。七年,廢巢州為巢縣來屬。天寶元年,改為廬江郡。乾元元年,復為廬州 ,自中升為上。舊領縣四,戶五千三百五十八,口二萬七千五百一十三。天寶領縣五,戶四萬三千三百二十三,口二十萬五千三百九十六。在京師東南二千三百八十七里,至東都一千五百六十九里。合肥 漢縣,屬九江郡。舊縣在北。夏水出城父東南,至此與肥水合,故曰合肥。梁置合州,隋初為廬江郡,皆治此縣。

可见,直到隋文帝统一天下,才将北齐的合州改称为庐州,治所在合肥县。隋炀帝乱改一通,改成庐江郡,唐高祖李渊又在公元620年改了回来。

唐朝的庐州隶属于淮南道,虽然不是治所(在扬州),但庐州却正好处在淮南道的最中间位置,地势非常重要。在唐朝大一统的格局下,合肥显得非常平静。唐末大乱,合肥不北不南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合肥再次强势登上历史舞台。

到了南宋,合肥再次一线防御重镇。金朝只要南下攻宋,必先拿下合肥,否则容易被抄后路。蒙军攻宋,但南宋始终控制合肥,无论是蒙哥还是忽必烈都没办法。直到宋将夏贵在南宋灭亡前夕,将合肥献给元朝,“(丢合肥)宋事至此不可为矣!”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更加重视作为南京门户的合肥,1363年升为庐州府,同时也是江淮中书省驻地(省会),那时明朝还没成立呢。

清朝依然是庐州府,但当时的安徽省会在安庆。

1912年,民国元年,废府设道,从此庐州作为行政区名称不复存在。

抗日结束后,合肥才成为安徽新的省会。后来又几经波折,1958年,合肥正式成为安徽省会。

所以说,庐州真正的诞生,其实是在隋开皇三年(583年),但是存在时间并不是很久。

不过,庐州古城却还存在,现位于今合肥城区一环线内,四周都有护城河,由东、南、西、北四条环城马路围绕。

编辑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古城七门古代城市防御一靠宽阔的护城河,二靠高大的城墙。庐州古城七门环卫,扼守要冲。◆拱辰门古城合肥北面只有一门,名为拱辰门,取于《论语》中"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且此门正对北方。拱辰门旧址位于现拱辰街与环城马路交口处。◆威武门 ◆时雍门合肥东面有两门:左曰威武门,右曰时雍门。威武门位于今环城路与淮河路交叉口处,取名威武门,是因为合肥城池西南部高,东边最低洼,且沿水路可直抵城门下,因此,一般欲攻合肥城,敌方必会首选此门。取名威武门,一是好听吉利,二有振我军威、威慑敌军之意。时雍门在威武门南侧不远处,寓意"时序雍和,四季平安",祈求平安和顺。◆南薰门 ◆德胜门城南两门:左曰南薰门,右曰德胜门。南薰门取自帝舜《南风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德胜门意指"得胜"之意。历来官员上任,军队回城也都从此门入。◆西平门 ◆水西门城西两门:左曰西平门,位于今大西门,取西方太平之意。古时合肥西边盗匪频繁,西平门坚固雄伟,一次次保得城内百姓平安,明太祖朱元璋入城时,正式将"西平门"的牌匾挂上城门。有诗赞曰:"铁打庐州城,雄关西平门。"右曰水西门,位于今亳州路桥附近,因位于合肥古城内金斗河之西而得名

历史必然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物是人非,但是,并不代表改变一定是好的或者是坏的,总是,人类的文明一直在进步,如果我们还对古代文化抱有一丝眷恋,那么,我们依旧可以秉持着我们的初心,希望,庐州月光真的能洒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相关文章

  • 庐州改名合肥?有伤风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曾经网络上的一首非主流歌曲《庐州月》,洒在了我们这一代90后的心上。如今,经年已去,许嵩也成为了华语歌坛的不可或缺...

  • 庐州|合肥(2)

    接上一章,上章说到淮河路步行街中有个地方叫做明教寺,那里曾是魏国君主曹操的点将台。 可能是我那天来的不是...

  • 庐州|合肥(1)

    天气预报的第二十一个省份是有着江淮大地之称的安徽省。 安徽取自于安庆和徽州前两个字的合称,说到安徽我的第...

  • 天真

    一直以为可以简单的活着,天真的以为人心很单纯,没有伤害。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 霓虹之下

    我更愿意把合肥叫做庐州,一曲《庐州月》,装饰我整个青春所有枝丫。但凡去过合肥的人,也会迷醉她的夜景。 华灯初上,尖...

  • 庐州月

    我更愿意把合肥叫做庐州,一曲《庐州月》,装饰我整个青春所有枝丫。但凡去过合肥的人,也会迷醉她的夜景。 华灯初上,尖...

  • 庐州写意---醉美山水间

    合肥,古庐州, 建城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 翻开历史篇章, 走进庐州深处你会发现, 庐州遍地都是诗与画的天堂, ...

  • 七绝·冬日漫兴(九)

    雨雪庐州淝水寒, 楼台雾锁渺弥间。 故园一别情如旧, 历遍风霜鬓已斑。 注:庐州:合肥旧称。淝水:合肥是南淝河和北...

  • 《探好店,任我变》

    合肥庐州太太实体店体验 体验时间:2017-12-20 体验者:张婷婷 影城名称:合肥万...

  • 【存档】安徽清代地图

    当时的省会在安庆府,如今省会合肥属庐州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庐州改名合肥?有伤风雅,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hre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