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有效学习
——《暗时间》读书笔记
2019年1月1日

践行快速阅读以后,习惯于集中一段时间读完一本书或者进行一个主题阅读。元旦假期没有整片学习时间,利用两个半天里坐等吃饭以及家人聊天的时间,也轻轻松松快速读完搁置许久的《暗时间》一书。
当下自身的情景是工作繁重,学习任务也艰巨。时间管理问题比较突出。带着更好规划时间、提升效率的目的,读这本书的时候获得了许多灵感,读完加入了不少内容到行动计划清单。
最大的收获有两部分。一个关于时间效率的提高。一个关于思维方式的提升。(关于数字和解题具体知识的部分自动跳过)
暗时间,是用于思考和反刍所看所见所读所学的消化吸收时间,是推理和理解事物本质的思维时间。时间可以来源于走路、买菜、坐车、吃饭睡觉、逛街出游这些常常被我们忽略,白白浪费掉的时间。暗时间也许看不到思维的痕迹,但事实上大脑可以翻山越岭,穿越千年,于无形中构筑坚固的王国。它的效果在于,纵然每一次思考都微不足道,但有了日积月累的持续,就会产生巨大的乘数级效应。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1.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哲学中的辩证法,也是元认知、底层方法。从具体的实例中概括抽象出一般方法论,指导下一次的实践。每一次遇到问题,也试图剥离表层现象,看到本质所在,用已有的方法论去破解具体问题。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经常回顾所学。如果做不到主动“经常”,就创造机会回顾。可以与人讨论交流、讲给人听;做学习笔记、进行主题写作串联起知识点。还要时常设身处地地虚拟别人的经历,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比较,分析同样的情况,别人为什么能。通过间接经验改善自己的思考行为方式。
2.效率的两大来源。一是对于一件事情的热忱和发自内心的追求。(因此,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往往事半功倍)二是提升思维体力,也就是持续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3.好的学习习惯。
①随手利用搜索引擎和网络平台。不管是什么问题,在求助他人之前,先自己查一下,许多问题当即就能得到解答。或者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线索。
②做读书笔记。我们获得东西的多少不取决于看了多少,而取决于思考了多少,思考的深度。通过读书笔记,进行更深一层思考。
③时刻带着问题。走路、吃饭、睡觉,时时刻刻头脑中带着问题,进行思考。
④学习一项知识,问自己三个问题: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第一原则是什么?它的知识结构是什么样的?
⑤学习思考常常反问自己几个问题:我的问题是什么?截至目前,我的收获是什么?我怎么样讲给完全不懂的人听?我的思维过程有没有什么问题?果真如此吗?
⑥在一件事情开始阶段,趁着热情,熬过难关,不要轻易退出,通过持之以恒让热情一直燃烧。
⑦提前积累。提前设想若干年以后需要的技能,提前进行准备。
⑧抬头看路。时不时跳出当下,审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问问它的价值,是不是真正希望做的?问问自己学到了什么,它们真的重要吗?需要在这个时候学习这些吗?
一些有用的TIPS:
❤随时总结所学。
❤根据主题查阅资料。
❤学习前尽可能积累“疑惑”,思考越深入,看到解答后印象就越深刻。
❤感兴趣的部分优先阅读。无需面面俱到,为我所用就好。
❤碎片化时间阅读。充分利用所有零碎时间阅读、思考。
❤如果卡住了,先想想为什么?再想办法解决,不是一味求助别人,先查书、查网络。
❤如果做不下去了,就硬着头皮做。麻木到适应了,望而却步的感觉会自动退去。如此简单。
❤学习一门知识前,先把课本啃掉。
❤对着一只小熊把事情说一遍。
❤学习一个专题之前,以写出一篇漂亮的survey开始,激励和敦促自己,知识会更结构化,更牢固。
改变生活的思维方式:
1.善于借鉴前人经验,不必事事亲历。越过别人踩过的坑,无论知识性问题还是生活问题,借助搜索引擎、网络平台先做功课。别人跌倒过的地方大步跳过去,而不是将他人趟过的泥潭再趟一遍。在大脑中走过所有的路,实际中避免可能的坑。大脑中走的越远,现实中就走得越稳;大脑中失败次数越多,现实中失败次数就越少。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能够辨识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心智。
2.书写价值博客。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用文字记录有价值的学习和思考,持续思考、持续输出。从现在开始,通过网络表达自我。
3.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个人核心竞争力是独特个性知识经验的组合。包含而不限于:
❤专业领域技能。
❤跨领域技能。比如分析解问题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表达能力……
❤学习能力。持续学习和思考。
❤性格要素。专注、持之以恒、自省、好奇心、自省、谦卑……
对于新旧交替新年计划正在酝酿的时候打开并读完这本书可以说是不晚不晚刚刚好。重新开始输出读书笔记也得益于阅读过程中每每对作者由衷赞叹和深表赞同的情感体验。
那就从现在开始吧。2019年的第一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