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duì)彼独宿,亦在车下。”
《郑笺》注释说:“敦敦然独宿于车下。”——认为“敦”为独宿之貌。
朱熹《诗集传》也说:“敦,独处不移之貌。”
前一句写虫,这一句写人。
朱熹说这是在回归的路上“睹物起兴”,看到蚕虫在桑野林中如孑孓般蠕动独行而自我感叹:敦然而独宿者,则亦在此车下矣。(我也孤独地蜷缩宿于车下。)
《郑笺》的注解则从孤独宿于车下引申出“劳苦”之义,说蠋:“久在桑野,有似劳苦者。”说人:“敦敦然独宿于车下,此诚有劳苦之心。”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到东山去打仗,久久不得西归。(如今战事结束了,)我从东山西归,路上细雨蒙蒙。就要从东山回归到西边了,我的心思念西边更甚。我已制作好西归所穿的衣服,不再打仗而行阵衔枚了。路边桑野林中蚕虫如孑孓般蠕动独行,(西归途中)我也孤独地蜷缩在车下眠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