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一个心理共创工作坊活动,主要是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来讨论出大家感兴趣的活动内容,为后续开设课程做参考。
首先是确定头脑风暴的主题,一个反向命题:“如何做一场体验很差的线上活动”,通过非常理的方式得出结论,在后续活动中尽量避免大家不喜欢的点。
第二轮头脑分暴主题是:“如果没任何限制,你希望参加哪类的心理活动”。任何想法都可以,不进行设限,原则是不批判,不否定,不过多干预。
写完之后发到沟通面板上,主持人边读边进行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有任何的想法还可以继续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有一些议题是会让人眼前一亮,或者有启发。
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有:
想被看见/
想获得新的体验、新的认知/
想结识有趣的人/
想要放松,减压/
想要变得充实
自我认同/
关系 自我 生活,探索真实自我/
内容有趣干货丰富,环境舒适人也温暖,安全/
情绪/体验,肢体感受,情景代入,即兴模拟,不同对象/
如何集中注意力/
如何消除焦虑情绪,知识焦虑/
如何控制入睡时间/
如何做到持续性运动/
如何更自由地表达真实自我/
开放,接纳,原因,本质,目的/
新生活/
在关系中成长/
如何更好认识异性 想要更自信,自信/
温暖的家的感觉,时常想起的一个空间,想有空间进行自我表达/
做事如何更果断/
如何给自我安全感/
辩证看待问题,非问题导向,改变观念/
给与力量感,快乐的力量/
面对不同的观点如何融合看待/
职业价值/
生命意义/
改善迷茫感/
趣味游戏,角色扮演/
非问题导向,改变观念/
如何突破权威人物的评价/
自我突破/
创伤修复/
自我保护/
社会比较/
同辈压力/
如何快速完成身份转变,适应社会角色/
接触自然/
审美愉悦/
如何改变社会/
怎么找到与自然的联结/
趣味对话/
告别/
什么是爱/
协作/
共创/
今天/
有了想要参加的活动内容之后,第三步,就是在这些有限时间内得到的想法中,再挑选出5个最感兴趣的话题,并说出理由。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别人提出的话题,
每个伙伴做的选择都有不同,在讲述理由的时候,会看到人与人之间是如此不同。
有一些主题是关注度较高的,因此是能得出一些活动内容了。
头脑风暴的最后,陈述活动中的收获,和哪点对自己触动最深。
我的收获是,很享受这个过程,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晚上。并且这个方式也可以用在工作和解决其他问题上,能帮助我们拓宽很多思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