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记录、传播是以文字为载体和依托的,那我们就先来聊聊文字这一古老的话题吧。
01. 文字的生命
从小热爱文字,我觉着文字自有其内在的生命力。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日常的细碎一旦凝炼成文字,便被赋予了美学的意义,从而使我们这些俗世沉沦、翻转、跋涉的沧海一粟在迷茫绝望的时候有望在文字的美学世界里得以慰藉、得以安宁、得以志远。
古书记载,当年仓颉造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极其隆重,这故事意寓文字乃上苍的恩赐,你我要保有一份天然的敬畏。
文字,使人类历史得以铭记,得以总结,得以矫枉,得以发扬。文字,自有魅惑力。
基于文字的对知识的敬畏亦世代相传,渐融骨血,既便古时的山野村夫、粗蠢拙妇斗字不识,但一念及读书之人总会心生素简的好感。就是那不食人间烟火的聂小倩不也是被书生宁采臣那份纯然的书卷气摄住了心神么?
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自古读书之人在大众的潜意识里都被视做文明文化的传承者,自有一种崇高、纯粹的意蕴,这份天然的使命感赋予读书人一份超脱俗世的气质,在某个生活的瞬间便会不经意间绽放一种独特的魅力。
于是,世世代代的人们在心里便达成了一个共识:唯有那羞花闭月之佳人方配得过这厢陌上如玉之才子。年代不同,但上演的故事却都是一样的鸳鸯蝴蝶梦。
看那冯梦龙的《挂枝儿》:“泥人儿,好一似咱两个。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看两下里如何?将他来糅合了重新做,重捻一个你,重塑一个我。我身上有你也,你身上有了我。” 抑扬顿挫间彰显了文字的韵律,亦予两情相悦之情愫以曼妙的铺陈。
还有这一句元曲:“绿依依墙高柳半遮,静悄悄门掩清秋夜,疏剌剌林梢落叶风,昏惨惨云际穿窗月。”平凡俗语须臾间渲染出了诗的意境与幽怨。
再看《红楼梦》中宝玉为晴雯做的祭文《芙蓉诔》之一句:“红绡帐里,公子多情;黄土垄中,女儿薄命。”真真是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了。
最爱这些个古时的曲词儿,常读常新,意蕴绵长。正如王安忆说的:中国人自有精致文雅的趣味,对待爱情,也有种欲说还休的近似美学追求的想往。
可惜现代人的爱情观却独少了这份依依杨柳风的含蓄,最是可惜、可悲、可怜。
我在故事的伊甸园里 等你……02. 故事,对抗现实生活的伊甸园
在文字温柔妥帖的世界里,不同性情的人注定与不同的艺术形式结缘。诗词曲赋、繁花开遍,姹紫嫣红中,我独钟情于故事的力量。
想我华夏大地源远流长,中华儿女最是会讲故事的民族。从女娲补天的神话到蒲松龄的鬼怪,从王侯将相到儿女情长,无不镌刻着人们的生活智慧,亦寄托着共同的想往与情思。
故事,《汉书.艺文志》中始称之为小说,说其内容形式均起于街谈巷议,是坊间的娱乐之一种,便拥有了世俗的气息,易于流传。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真实的人间岁月,它有着某种特定的价值取向与美学追求,所以,便又具有了艺术性。
套用一句话吧,它是“人间的天上”。
故事或者小说,它的独特魅力是什么呢?
其一,从文字的特殊属性来看,基于特定族群的文字,我们感性地称之为母语,它让我们特定地域的人拥有了很大程度的共同认知,便能产生出大致相同的想象;但文字,又具有指涉不明的暧昧性,同样的故事不同人读来又有不完全一致的认识与感动。
于是,故事便在不知不觉间营造了一种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意境来,读来甚是有趣,正应了《红楼梦》里所记太虚幻境之入口处的牌楼上书的一副对子:假做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其二,从故事本身的形式来说,它不说理教化,不做道德评判,它只负责讲好一时一事的来龙去脉以及该情景中所处人物的最细致的喜乐与疼痛。所以,好的故事总是让人常读常新,不同年纪便会读出不同的韵味与启示来。
儿时沉迷童话故事,十几岁钟意青春文学,大学时醉心言情小说。现在呢,30好几的人了,还是不愿走出故事的伊甸园,但又不满足于在别人的故事里寻觅自己的影子。
那么,就让我回头望,把心中的故事慢慢讲吧…… …
我在故事的伊甸园里 等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