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是我最喜欢的油画,每次看到这幅作品都有一种莫名的感受,像海水,既平静,又澎湃。这幅作品对于我来说非常神秘,而它的作者后印象派大师荷兰画家梵高,在世人眼中,他既是天才,又是疯子,他的人生也像谜一样,充满传奇色彩,不为世人所理解。
油画动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却让我们对他孤独的一生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影片讲述了梵高去逝一年后,老邮差约瑟夫·鲁兰委托儿子阿尔芒为梵高送信的故事。这封信是梵高生前写给弟弟提奥的,但尚未寄出,为了完成任务,阿尔芒辗转来到法国小镇奥维尔,通过镇上居民的回忆,还原了梵高去逝前六周发生的事件,展现梵高真实的生活,探寻他孤独的内心和死亡的真相。
这个故事是虚构的,电影类型被定义为传记,但在我看来,它却更像是一部悬疑片,因为它打破了传记电影的条条框框,影片没有描写梵高的创作历程,也没有歌颂他的艺术成就,而是以梵高的死,作为切入点,对他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进行感性的探讨。
1.孤独的童年
梵高的童年有快乐,但更多的是孤独,他的父母时常沉浸在对已夭折的长子的怀念和悲伤之中,梵高向他们寻求亲密接触,总是遭到拒绝,他在缺乏温暖的环境中长大,总是一个人悄悄落泪,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父母疏远自己,以为是自己做错了事情,于是他变得小心翼翼、沉默寡言,形成了他既热情,又冷漠的双重性格。
2.失败的青年
他只能通过讨好父母,成为他们期待成为的那个人,来得到父母的认可。于是有着良好文化功底和绘画基础的他,先后到画廊做学徒,考取神学院,到矿区做传教士,然而在事业上,他却是一个失败者,父母对一事无成的他失望至极,他变得悲伤、焦虑和忧郁。
3.痴迷的画家
27岁时,在弟弟提奥的鼓励和资助下,梵高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涯,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改进,35岁时,他的创作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法国小镇阿尔勒他的画风变得简洁、明亮、色彩浓烈。咖啡店主爱德琳说他总是在不停地绘画,下雨天他在雨中绘画,他甚至会躲在羊圈里进行创作,他主动贴近底层人民,绘画的题材大部分是反映他们的生活和阿尔勒的自然风光。绘画疗愈着他受伤的心。
4.孤单的生活
咖啡店主爱德琳还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店里的小故事,一天一个小女孩走到梵高面前,请求他教自己画画,梵高非常开心,他把小女孩抱在自己腿上,还没等画完,小女孩的母亲说她打扰到梵高了,虽然梵高一再挽留,但女孩的母亲还是把孩子抱走了,梵高非常失望。
在他作画时,偶尔会有乌鸦落到他的身旁,偷吃他的面包和食物,但他从不驱赶它们,反而会很开心地看着它们,因为全身心地投入创作和经济上的拮据,他总是形单影只,没有可以说话的朋友,乌鸦就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4.脆弱的友谊
为了提升绘画技巧,他想在法国小镇阿尔勒组织一个画家社团,结伴作画,高更应邀前往,但由于两人性格的冲突和绘画理念的分歧,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孤独的梵高非常重视与高更的友谊,高更的离开,给他造成巨大的打击,他做出了疯狂的举动——割下自己的耳朵。
5.居民的欺凌
小镇的居民,甚至是不懂事的孩子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他们欺凌他,侮辱他,排挤他,尽管他一向善良、温和,对于欺凌他一直躲闪,从不与人争斗或发生任何冲突,但还是被全镇的人联名举报而驱逐出境,他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关于梵高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自杀的,另一种认为他是被恶作剧的孩子开枪杀死的,影片没有给出结论,因为梵高究竟是如何死去的已经不再重要,正如加歇医生的女儿玛格丽特所说,人们只关心他的死,却没人关心他是怎么活的。
梵高一生坎坷潦倒,生前只卖出过一部作品,然而死后,他的作品却被卖出上亿的天价,生前孤寂,死后盛名,这是画家最大的悲哀。孤独成就了梵高,也杀死了他。
“我心藏瑰宝,灿烂如歌,唯有画作,可为我吟唱”。
再次凝视那幅星空,我看到了一颗孤独而高贵的灵魂,他的世界充满了爱和美好!
网友评论